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三十六章 就职上任4k(第2页)

章节目录保存书签

不过,翰林学士三品大员实在太老,精力不行。

翰林侍读、翰林侍讲的主要职责还是为君王讲课。

翰林编修得编修典籍,也是一堆事。

中书舍人相对年轻,但其主要责任相对而言偏向于三司的文书撰写。

三司也忙!

相较而言,翰林修撰作为精力充沛的年轻人,也就成了拟诏书的主力。

内阁繁密的机密的政令,翰林修撰一肩担之!

这也是除了六位内阁大学士以外,少数有资格名正言顺频繁进出内阁的官员。

干的也是打杂的活,但打的是内阁的杂。

布政天下的政令,起码有七成都得落到他手上。

这也就是所谓的观政天下。

政令过一遍手,时常察看,自然胸藏天下局势。

学会效仿阁老治政,领悟三分,就足以纵横宦海。

侍从顾问职责,也就是侍立君王左右,为君王困惑出言献策。

相比起需得默默注释起居注,没什么机会说话的翰林史官,以及有机会为官家讲史的翰林编修,翰林修撰的存在感无疑是高了不止一筹。

翰林修撰平日里就负责内阁政令的撰写,官家要是心中疑虑内阁政令,自然会找来翰林修撰问询,以解心中疑惑。

当然,前提是真材实料。

这一职务,涉及君王与内阁大学士的政令问题,说话都得斟酌一二。

伴君如伴虎,那可不是假话。

典籍编修,职责上跟翰林编修有重合。

不过,历代的翰林修撰几乎都只是挂个名,不真正的去修书。

起草诏令制诰与侍从顾问两个职责,就已经是一个人当三个人甚至四个人使唤,哪里还会有时间去编修典籍?

经筵讲学,这玩意也就是为皇帝讲课,又分日讲和经筵两类。

其中,翰林修撰有机会进行经筵日讲。

当然,经筵日讲,官家几乎不会去听。

官家会去的是经筵讲席,这玩意是宰辅大相公和内阁大学士讲课,文武百官参与,含权量贼高。

担任科考考官,也就是担任下一届的春闱考官。

状元郎担任下一届的春闱考官,这是惯例。

此外,翰林修撰还是三鼎甲中唯一一个以官员身份上朝的存在。

事实上,起居舍人也可以上朝。

不过,那更多的是因为需得记起居注的职务特殊性。

起居舍人哪怕上了朝,实则也没有议事上奏的资格,更像是一个无情的记载机器。

起草诏令制诰、侍从顾问职责、编修典籍、经筵讲学、科考考官,也即是翰林修撰的五大职责。

就翰林修撰一职而言,三个字足以形容。

忙!

累!

贵!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