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三章 再度扬名4k(第1页)
翌日。
午时,微风猎猎。
一杯清茶入肚,江昭长舒了一口气。
昨日,一伙人结伴饮酒庆贺,又是作诗赋兴,又是畅饮劝酒。
作为春闱大试的会元,江昭更是遭到劝酒的重灾区,愣是干了十几杯。
好在,醪糟酒味道偏甜,性微辛辣,度数不怎么高。
十几杯入肚,也仅是微醺!
经过一上午的缓和,一身酒气已然去了八分。
江昭换上一身干净的青丝长衫,走出了自己住的院子。
“禾生。”江昭望向书童:“子瞻送我的那首诗可裱好?”
春闱放榜,贡士庆贺,实在是太过热闹。
昨夜后半程,苏轼、曾巩等人都异常兴致高昂,写了不少诗词。
其中有一首名为《和子川玉清观怀旧》,“人生到处知何似,应似飞鸿踏雪泥。”,颇为不凡,苏轼送给了他。
要是江昭没记错,这首诗的原版是苏轼送给弟弟苏辙的,这次送给了自己。
这可是名篇佳作,也不知道该怎么还人情?
“公子放心,已经裱好了。”禾生答道。
“我作的那首诗呢?”
事实上,江昭早就知道了老师入京的消息。
不过,考虑到老师赶路疲乏的问题,江昭并未连夜去拜见。
彼时,文人争相起哄,他兴致高昂,提笔作了首诗。
天子重英豪,文章教尔曹。
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
。。。。。。
学问勤中得,萤窗万卷书。
三冬今足用,谁笑腹空虚。
。。。。。。
久旱逢甘雨,他乡遇故知。
洞房花烛夜,金榜题名时。
。。。。。。
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
将相本无种,男儿当自强。
。。。。。。
少小须勤学,文章可立身。
满朝朱紫贵,多为读书人。
。。。。。。
一首诗,洋洋洒洒,既有劝学之意,又有科举及第的得意,且不乏读书人的傲气和欣喜之意。
诗篇一出,就引得百余位学子齐齐称赞,探讨不休。
此诗浑然天成,金句层出不穷,任意拎一句出来都有不小的说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