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二十二章 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4k(第2页)

章节目录保存书签

十九岁入仕,三十七岁出京,四十九岁返京。

何谓大起大落?

这就是大起大落!

赵祯微微颔首,说道:“庆历新政一事,朕事后也有反省。新政之事,因施政太急,民间反应太重,朕。。。。。也不甚坚定,最终致使落败,为之奈何?”

“陛下言重!”韩章连忙起身,有些坐立不安。

新政失败,肯定是多方面的影响结果。

皇帝态度摇摆不定,也是重要的原因之一。

不过,这种事情岂能说出来?

赵祯是君,可能兴致涌上心头,说出了点藏于内心的真心话。

但,作为臣子的他可不能胡乱认可。

“哎!”赵祯摇了摇头,也不再说过往的事情。

“皇祐四年,朕毅然决意再度启用于卿,朝堂上下争议不断。好在,卿政绩斐然,安定边疆,巩固边防,治政民生,肃清吏治,没有让朕失望。”

赵祯给这位新入京的老臣定了性。

政绩斐然!

韩章没有作声。

这是固有的流程。

君王要适当勉励臣子,臣子则是述职。

“说起来,要是朕没记错的话,韩卿的弟子江昭,就是这一次的会元?”赵祯笑呵呵的说着,目光望向了紫袍老太监。

老太监连忙应声道:“陛下记性真好,江昭就是这一次的会元。”

赵祯微微点头,春闱前三十名的卷子,他都仔细看过一遍。

而前三名的卷子,更是被着重关注。

江昭本就名扬天下,又是韩章的弟子,还是第一名,他自然是有不浅的映象。

赵祯继续说道:“韩卿实在是无愧于国之柱梁,哪怕是为官一方,却也不忘为国储才啊!”

会元?

韩章很是意外。

他是真的不知道这事。

午时入京,休息了几个时辰,就马不停蹄的入宫拜见官家,他还真没时间去关注爱徒的成绩。

不曾想,竟是第一名?

韩章心头微喜,连忙斟酌语句:“子川经纬之才,仕林声望冠绝一代,且是品德上佳,忠君爱国,忧国忧民,确为国之大才。”

既然弟子都考到了会元,那他自然是得狠狠的赞誉,于御前助力一把。

都考上了会元,要是殿试掉落名次,未免太吃亏。

绝大多数举子仅是将三鼎甲划分为独一档次,殊不知三鼎甲也分档次。

而其中,又以状元郎为其最,受到的注目最多,仕途最是通畅。

至于榜眼与探花孰优孰劣,倒是不太好区分。

这倒不是说榜眼不行。

要论起才学,肯定是名次高的才学要好一点。

只是,探花往往相对年轻一些。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