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章 插钗议亲(第2页)
这是属于文官的世袭罔替、与国同休。
一方郡望不在天子脚下,说是土皇帝也无错。
不过,地头蛇也有差距。
一般的地头蛇是一个档次,繁华之地的地头蛇又是一个档次。
一般的地头蛇自然是比不上伯爵府,可扬州的地头蛇不一样。
淮左之地,历来繁华,从扬州三大家族的历代高官构成就看得出些许问题。
三家合在一起,三品的京官从不断代,往往是一位三品官员、两位四品官员的组合。
就连这一代,江昭的祖父江志,也是稳上从三品的人物。
这是什么概念?
同样是与国同休,繁华之地的文官地头蛇大族,区区京城的落魄伯爵府,如何可比?
伯爵、侯爵尚且分落魄与否、富裕与否,地头蛇可没一个穷的,也没有一个是真正落魄的。
或者说,穷的、落魄的,早就被人取而代之,不再是地头蛇。
二则,江大郎与伯爵嫡次子本身的差距。
一个是名扬天下的淮左江郎,一个是汴京勋贵子弟中的小透明,差距实在太明显。
此外,文官和武将也有差距,文官就是比武将高等,文官就是比武将牛逼。
再者,嫡长子和嫡次子也有差距,江大郎将来可继承家业,伯爵府嫡次子说白了都没有爵位的继承权,顶天了分家的时候分得一点家业而已。
这也是为什么盛家六品小官,嫡长女却高攀得上伯爵府。
无它,高攀的并非嫡长子,而是嫡次子,都算不上伯爵府的核心人物。
这也是常规的高攀方法,小门小户的核心子女配高门大户的非核心子女。
两人的差距,涉及方方面面,差距贼大!
“华儿,这是一场机缘。”盛老太太语重心长的说道:“本来,以江大郎的天资家世,娶妻的第一选择应是六部尚书或是内阁阁臣的嫡女,以求得岳家的支持助力。不过,前些年韩大人贬谪垂落,江大郎因缘际会拜其为师,有了师徒恩情。
如今,韩大人起复,一家人不吃两家饭,江大郎也不好与别的顶级官宦有什么交际。六部尚书、内阁阁臣一干人等的女儿,反而不适合他。”
“而且,江大郎的母亲是出身江宁海氏的名门贵女。海氏族规:夫婿四十无子方可纳妾。这也就意味着海氏嫁到江家过的都是受宠的日子,上有丈夫宠爱,下有成器的孩子。这样受宠的人,定是没吃过苦,心胸宽敞,断然不会是那种刁难儿媳妇的婆婆。”盛老太太如是说道。
盛华兰点头。
忽的,她又紧张了不少,问道:“那。。。。。。大概是怎么相看?”
“这种事情,怕是得让你父亲决意。”盛老太太摇头,具体事宜还是得两家主君去商量才行。
“插钗议亲。”说话的是一个仪表堂堂,眉宇间自带威严儒雅气度的中年男子,他正往堂内走来。
“父亲。”盛华兰连忙起身行礼。
盛纮罢手,顺带向盛老太太躬身行礼:“母亲。”
“都坐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