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第267章 九鲤终灭(第3页)

章节目录保存书签

沈戎迈步上前,将归言令放入鼎心凹槽。

刹那间,天地寂静。

随后,一声低沉悠远的鸣响自鼎中升起,不是通过耳朵听见,而是直接在每个人胸腔中震荡。那是一种超越语言的感知,仿佛灵魂深处某个封闭已久的房间突然被推开,阳光倾泻而入。

所有人都看到了画面:

战火中的村庄,母亲抱着婴儿逃亡,身后是燃烧的族谱碑;

牢狱之内,学者用指甲在墙上刻下最后一句真话;

雪夜里,驿使冒死传递一封未封口的家书;

还有那个戴斗笠的老渔夫,默默将半块碑石埋入沙丘,嘴里哼着不成调的安眠曲……

无数记忆奔涌而出,不属于一人,却属于所有人。

鼎音持续整整七日七夜。

之后,它渐渐沉淀为一种背景般的存在,如同呼吸一般自然。人们发现,从此以后,每当有人试图撒谎,周围人的皮肤便会微微发麻,心脏节奏出现短暂紊乱??那是声脉系统在提醒:此言非真。

世界并未因此变得完美。

仍有争执,仍有误解,仍有因立场不同而产生的对立。但有一点变了:没有人再敢轻易否认他人说话的权利。

一年后,第一座真言塔建成于极北冰原。

塔身通体透明,由百万块录音晶石堆砌而成,每一块都储存着一段未经修饰的话语。塔顶永不熄灭的蓝焰,源自陆沉舟当年点燃的火种。

每月初一,各地民众自发举行“言祭”:不焚香,不跪拜,只需站在风中,大声说出一句真心话。

有个小女孩说:“我不怕黑了,因为我爸爸每天都给我讲故事。”

一位老兵说:“我对不起战友,但我现在敢说了。”

最动人的一句来自一位垂暮老人,他在妻子坟前轻声道:“这辈子我没给你买过戒指,但我的心跳,一直是为你写的诗。”

沈戎依旧每日巡视四方。

他不再带鼓,也不再演讲。他只是倾听??听市井闲谈,听夫妻拌嘴,听孩子争论谁先发现春天的第一朵花。

他知道,真正的胜利不是打败敌人,而是让平凡的声音获得尊严。

某个雪夜,他独自登上真言塔顶层,取出一封信。

信是母亲临终前留给他的,多年未曾拆封。此刻他终于展开泛黄的纸页,只见上面只有寥寥数字:

>“吾儿:

>若见此信,说明你已走过我未能走完的路。

>记住,语言不死,因其生于呼吸之间,长于血脉之中。

>你说出的每一个字,都是我对这个世界的告别与祝福。

>??母字”

沈戎将信贴在胸口,闭目良久。

窗外,雪花静静飘落,覆盖大地,又悄然融化。

远方村落,灯火依稀,隐约传来孩童背诵新编《声律启蒙》的声音:

>“天对地,雨对风,

>真言对伪诏,心声对禁钟。

>敢言者不孤,横行者无终……”

他嘴角微扬,轻声接道:

>“八荒虽广,我自横行。”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