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第55章 夸赞 他眯了眯眼 (第3页)

章节目录保存书签

许伊安应了一声好,背上自己的工作包,拎上三袋咖啡,跟上钟北程上了电梯。

……

今天的工作是拍摄《妖闻录》的定妆照。

这部剧改编自一部经典的文言文妖怪异志,原文说是妖怪,但更多以地方异志和悬案为主。作者已不可查,相关学派对于这部作品的朝代和作者都众说纷纭,倒是都没拿出来个令人信服的说法来。

记录在其中的案件究竟是真实还是杜撰也不可考证,但故事确实精彩。

故事主人公是个诞生于荒村野寨的“怨妖”,因为失去记忆,空有滔天怨气,但不知过往也看不到未来,更不知道自己身上究竟是谁给他的“怨”,于是茫然地游走于世间。

由于他的介入,像是一颗石子投入了平静的湖面,原本风平浪静的水面开始荡漾起涟漪。怨妖放大“恶”,但影响不了“善”,他什么都没做,所过之处却频频发生命案。

作者用精准地笔力写出了一连串的“悬案”,桩桩件件叩问人性,最终这些死者的血泪浮出水面,牵起一串关于官员和神庙串通起来“祭神”的勾当,填进去的人命数不胜数。

[究竟何地乃为地狱乎?]是原作最后一个篇章的标题。

结局很黑暗——或者说,原作最后一个篇章并不符合现代观众对电视剧的期望。

《妖闻录》由郑玉导演攒了一支“精英团队”,金牌编剧许雯操刀。他们保留了原本结局部分黑暗和悲怆的底色,但赋予了一丝温暖的东西——怨妖仍旧被官员请来的老道士“度化”了,同时,怨妖把自己的命和祭坛绑在一起,彻底粉碎了持续数百年源源不断从无辜百姓身上汲取“道”的法宝,黑色的怨火一把将官员们腌臜的信仰烧得干干净净。

把原文不超过三万字的文言文改成电视剧集,在行业里不算新鲜事儿。

但要改好、拍出来能是一部优秀作品,这就很考验制作班底的功底了。

郑玉导演年逾五十,手底下拿奖的电视剧电影不少,对自己的作品要求精益求精,尤其这一部还是他近些年来花大心血准备的剧。

请来的演员都是精挑细选,无一不是演技派。

主演定的是钟北程——还在钟北程上学的时候,就和郑玉导演合作过。

那时候钟北程演了一部郑玉导演的电影,不是男一号,顶多算男三。

还是他大学老师跟郑玉有些交情,推荐过去的新人演员。

郑玉识人眼光毒辣,钟北程纵然戏份不多,可天赋和努力都有,拍戏时还有一股别人身上没有的“狠劲儿”。所以之后,他新电影的男一直接给了钟北程。

当时钟北程刚大三,愣是靠着首部大荧幕的男一拿下了含金量不低的百花最佳新人奖。

前两年郑玉导演身体不好,去医院做手术,钟北程还去慰问过。

所以《妖闻录》在筹备期时,郑玉脑子里第一个出现的、适合演“怨妖”这个角色的人,就是钟北程。

事实上,从剧组筹备阶段,也就是之前《妖闻录》官方放出演员单人定妆照时,就已经有不少人被钟北程的造型惊艳到。

那时候钟北程还在上一个剧组拍戏,“怨妖”的定妆照就直接上了热搜。

同样上热搜的词条还有“钟北程怨妖涨粉”。

可以见得,现在网络上“脸”是非常重要的。虽然剧还没开拍,有人就已经能用惊艳的扮相引来几十万粉丝。

那时同样冲上热搜的,还有“杨凌闻渊定妆照”的词条。

杨凌扮演《妖闻录》中的闻渊,是一位赶考途中暂居破庙的清秀书生,误打误撞遇上了四处游荡的“怨妖”。这位书生心思澄澈,学识渊博,在故事里充当一个“老师”的角色,生于清贫人家,但有慈悲之心。

是个很讨喜的角色。

只可惜这部剧剧本筹备阶段拖得有点儿久,撞上了杨凌新接的其他剧。

可能是杨凌那边儿工作室权衡之下,觉得拍另外一部大IP改编的仙侠剧收益更高,而且那边给杨凌的待遇是男一。

所以杨凌在开拍前不到一个月辞演了。

为了能如期开机,导演组和制片方找了一大圈人,焦头烂额。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