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2030(第31页)

章节目录保存书签

简短的一段外语,没有太多生僻词,令人惊艳的是盛遇的发音。

非常纯正且舒适的英式发音,这在应试教育中是非常难得的。

女记者从他手中拿回话筒,兴趣也被挑了起来,“MindhavingaversationinEnglish?(介意用英语对话吗?)”

盛遇看向路屿舟。

路屿舟:“Pleasefeelfree(随意)”

记者:“Whatdoyouthinkisthemeaningofeducation?(请问你们觉得接受教育的意义是什么?)”

女记者看出来了,这两位同学互为代表,同一个问题,只要其中一个人答了,另一个人一定不会再吭声。

所以她直接把镜头和话筒都对准了其中一个。

“……”

盛遇:“……(对我而言,在于获得不同的视角,启发、拓宽或重塑我们的思维方式,“世界没有真相,只有视角”——尼采这么说过,所以,教育是认识世界非常重要的一环。”

记者:“……(那么,你们如何定义“成功”?)”

这次话筒怼到了路屿舟脸上。

他在公交上补了会儿觉,还没完全醒,听记者这么问,先拧开冰水,仰头灌了两口。

两口冰水下肚,他眼皮掀开了点,接过话筒,先看了一眼盛遇。

换做平时,他是不喜欢这种跟人家探讨这种哲理性问题的。没什么意义,还容易引来大段辩驳,浪费时间,浪费口水。

但盛遇答得很认真。

路屿舟突然觉得多说两句也行。

口水挺多,浪费一点也没关系。

路屿舟:“……(“成功”无法被定义,教育打破了信息壁垒,让我们站上了相似的起跑线,但成功不是相似的,这取决于个人的家庭、观念、特长……好比一张考卷,我们都有不同的分数,但你的答案,只有你自己能定义)”

他并没有盛遇那么抓耳的发音,但吐词清晰,发言流畅,很显然也是外语这门的尖子生。

“……哇哦。”

女记者露出欣赏的眼神,说:“Youguysareexcellent(你们很优秀)”

上课铃将响,女记者留意到正往教学楼跑的学生们,转回头问了最后一个问题:“你们是兄弟吗?刚才采访一直用眼神交流,哈哈哈哈我都看到了哦,看来你们很有默契啊,心有灵犀。”

这个问题轮到盛遇答,路屿舟别开脸,事不关己高高挂起。

被镜头对着,盛遇卡了一下。

他还真不知道怎么定义两人的关系。

兄弟?

当然不是。

朋友?

不够精准。

推敲半晌,盛遇扶着话筒,垂眸笑了一下,给了个很模糊的结论。

“我们同一天出生。”-

不知道是谁录了个两人采访的第三视角,不到一上午,视频传遍了一中的大小班级。

各班英语老师在班群呼天抢地:“学学!学学!你们要是有人家一半的口语!老师就不用天天跟语文老师抢早读了!”

记者抓了十来个学生,从第一个学生开始就有人围观,盛遇和路屿舟这个采访视频亮眼得一骑绝尘。

前两节课是物理老师的课,一班物理老师是个惨无人道又严厉的中年男人,课堂秩序之严苛,苍蝇进来都得立个正敬个礼再走,学生们的亢奋暂时被压制住了。

直到第二节课间。

昨晚下了雨,塑胶跑道湿滑,课间操集合铃放到一半,又取消。

按照一中的习惯,这时候广播里会放二十分钟左右的听力短篇。

学生们三三两两回教室,还未落座,温和的英文女声被滋啦一声中断,广播里响起了很轻的两声敲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