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二百一十七章 龙虎之姿(第2页)

章节目录保存书签

李奕说罢,微微一笑,率先迈步进入厅内。这般闲庭信步的做派,倒衬得他像是此地主人,而李二娘成了初来乍到的宾客。

望着李奕挺拔沉稳的背影,李二娘忽然有一瞬的恍惚。

距她上次离开东京,前后尚不足一年光景,但此番重见这位声名日隆的年轻大将,她察觉到对方身上似乎发生了某些变化。

这并非仅是言行举止上的细微不同,而是由内而外弥漫开的一种气质上的沉淀,亦是一种难以言喻、却又令人无法忽视的变化。

一个人的气度威势,当真会随着时间的推移,产生这么大的改变?

思及此,李二娘收敛了心思,莲步轻移,连忙跟了进去。赵普、徐胜等亲随则极有分寸地就此止步,守候在了门外。

厅内陈设雅致,与李奕上次来时无甚差别,显然平日里都有精心打理。

二人分主次落座。

不多时,一名身着素色襦裙的丫鬟便低眉顺眼地进来奉上香茗,动作轻巧无声,行过礼后便悄然退下。

李奕并未急于言语,他姿态从容地端起细瓷茶盏,指尖感受着杯壁的温热,轻轻抿了一口,方才抬眼看向对面的少女。

他开门见山道:“我先前允诺于二娘子的茶、酒专卖之事,如今业已办妥。今后贵号在东京贩卖货物,非但享有专营之权,税赋亦可享受一定比例的优惠。相关的文书凭证,过两日我自会差人送到府上。”

“有劳李将军费神了。”李二娘唇角微弯,勾起一抹由衷的笑意,脸颊上那对浅浅酒窝也随之显露,为她清丽的容颜更添了几分俏皮灵动之美。

她心知肚明,这“专卖”与“税赋优惠”的分量有多重,正是日后李家立足东京、扎根周国的关键。

而且借此能与李奕本人,甚至与周国的朝廷,都能产生更紧密的联系。

“龙津街市的营建由我负责,二娘子出资协助建设,也算是帮了我的忙。我替二娘子求来专营、赋税的好处,只不过投桃报李而已。”

李奕的目光不禁在少女明媚的笑靥上停留了一瞬。

这并非他见了美女便移不开眼,事实上,李奕自认为把持力还可以,家中亦不缺娇妻美妾,他对美色并无过分的贪恋。

只是人对美好事物天然多几分欣赏,尤其这少女眉眼间的灵动,以及寻常女子少见的处事决断,总让她显得有些与众不同。

但李奕此行目的也很明确,并非是来跟李二娘谈情叙旧,龙津街市的事务算是一方面,而另一方面他还有更重要的打算。

片刻沉吟之后,李奕放下茶盏,杯底与紫檀桌面发出轻微的磕碰声。

他的视线再次聚焦在李二娘脸上,语气郑重了几分:“不知二娘子家的生意,可曾做到了南唐地界?”

“南唐?”李二娘闻言微怔,旋即反应过来,李奕所指乃是占据江南富庶之地的李璟政权。

她不知李奕为何突然问及此事,只好顺着话回答:“妾家与吴地确有商贸往来,商队每年都会载着货物,沿大河顺水东下,往返一趟。”

“然荆南高氏父子对往来商旅盘剥苛重,是以家中船队通常行至峡州便停泊卸货,将大宗货物就地交割予江南的大商贾,自家只赚取些微辛苦的转运差价。”

李奕听罢,点了点头道:“据说南平国主自高季兴起,便落了个“高赖子”的绰号,常会半路拦截各国使者、强取豪夺进奉的财货。”

李二娘听他提及“高赖子”,忍不住掩嘴轻笑了一声:“这等传言,奴家也有所耳闻,其中内情虽不得而知,但荆南的课税之重,确系诸国之首。每每过境,抽税便去十之三四,兼之还有各级官吏索贿,行商无不畏之如虎。”

“所幸与我家常年通贸的那江南大贾,在荆南朝野上下颇多打点,更以重金厚贿国主亲贵,方得在荆南境内畅行无阻,享几分便利。”

说到这里,李二娘忽然心有所悟。

这位周国皇帝的姻亲、位高权重的李都使,方才看似不经意地探问自家商队与南唐的贸易往来,绝非闲谈消遣这般简单。

但没等李二娘再多思忖,李奕的声音便再次响起。他身体微微前倾,无形中增添了几分压迫感,目光灼灼地盯着李二娘。

“想必二娘子也看到了,我朝先锋大军业已开拔,不日便将再启对南唐的战事。最迟下月,我亦要披甲出征,再赴疆场。”

李奕略微停顿,指尖轻叩着坐榻扶手,“值此之际,在下确有一个不情之请。贵号与南唐商贾多有生意往来,想必在吴地也是有些交情门路。还望二娘子看在你我情分上,是否能稍微提供些许的助力?”

李二娘本就心思剔透,聪慧过人。李奕此言一出,结合先前对南唐商路的询问,她立刻便明白了其中深意,心口不由地微微一沉。

她收敛了面上的浅笑,神情变得凝重几分,樱唇轻启道:“李将军的意思是……借我家商队往来商贸之便,为周军南征充当细作耳目?”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