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280章 掏出华夏黑账本清算天下诸国(第2页)

章节目录保存书签

既然如此,他也就从善如流,宣布十年后,再评定三十六功臣。

这道旨意的下达,直接如同在一个火药库中扔了一根火柴,帝国开国拓土的气氛,直接炸了!

很简单的道理,对于武将们来说,立功的唯一机会就是打仗。现在打仗,既关系着自身的荣华富贵,还关系着爵位,甚至关系着能不能成为开国三十六功臣!

对于文臣来说,更不得了。

现在,除了耶律楚材之外,谁能说稳进三十六人的大名单?

而且,文无第一,武无第二,文人的功劳很难量化。

还是得进行战争!

在新的土地上,抚定地方,是非常显眼的功劳。提供后勤,也是非常显眼的功劳。

不知多少文官主动上书,要求去埃及叙利亚,要求去吐蕃,去南洋的朝廷直辖之地为官。

就算不能进三十六人的大名单,这不是还可能赐予爵位吗?文臣们比武将,更渴望着传给后世子孙的一份稳定的基业!

百姓们一方面在议论着三十六人大名单应该有谁,另外一方面对帝国继续开疆拓土有着浓厚的兴趣。

毕竟,现在山河四省的田地赋税,已经下降到原本的两成了。各个工坊的商品行销世界各地,世界各地的各种特色商品也涌入民间。还有,赵昀献上的安南的奴隶们,正在北方兴修水利,百姓们原本的徭役大大减轻了。

赵朔实现了自己的承诺,与汉人蒙古人共天下。开疆拓土,不仅是赵朔或者朝廷获利,华夏百姓们也获得了巨大的利益。

那么,现在到底该攻向哪里呢?

各大报纸上,刊载了无数文人的文章,引经据典的告诉大家,哪些国家应该征伐。

比如大理吧,在唐朝末年叫做南诏,与唐王朝多次大战,甚至攻陷了成都。前前后后掳走的汉人奴隶超过三十万。现在,这些人的后裔,还在大理境内受苦呢。这些华夏后裔,怎能不拯救?

比如扶桑吧,在大唐年间,就觊觎着大陆,大败于白江口。如今,又收留高丽人金若先,对朝廷不敬。如今,帝国海军已成,焉能不灭此国?

比如天竺吧,当初大唐王玄策,都领兵攻到恒河了。如今,却仅仅以印度河为界,朝廷岂能满足于此?

比如安南吧,在汉朝时,就纳入了华夏版图,后来屡降屡叛。如今,宋国的赵昀攻打安南,并不顺利。他不行,就换别人来!朝廷理应发兵攻向安南,将这些首鼠两端之辈,尽数屠戮!

这就是华夏有史书的好处了。

这是史书吗?这是黑账本!

周边蛮夷之国,对华夏的伤害都一笔笔记着呢。如今,华夏前所未有的强大,这些账也该好好算算了!

华夏如此浓重的求战气氛,当然瞒不住周边诸国,一时间天下震动!

……

……

大理,皇宫内。

“高相,赵朔早就将五个万户调入四川,意在吐蕃和我大理。如今,吐蕃归降,那五个万户的目标,可就只剩下我大理了。赵朔国内的报纸,舆论汹汹,要攻入我大理国,报唐朝末年之血仇,你说我们大理该怎么办呢?”

大理国王段智祥,小心翼翼地向国相高泰祥看来。

这时候的大理国,段氏虽然名义上是国主,但是国内主要军政权力早就落到了高氏的手中。

段智祥在位三十多年,早就认命了。只要高氏给他足够的钱财修建佛寺,以求来生,他就心满意足。

万没想到,北方蒙古崛起,赵朔陈兵四川,对大理的觊觎之意昭然若揭。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