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3章 借兵事成曹参训兵(第3页)
双方随后对借兵的其他问题又进行了商议,最终达成了一份双方都满意的协议。
由王陵亲手书写大秦简体字版,阿尔达班亲手书写安息文字版,每一版都书写了两份。
写好后,王陵、阿尔达班在这四份协议文件上签下姓名、留下指印,这次借兵事宜至此方成。
十多天后,尼萨城郊,一处安息军营,曹参、灌?等使团将领正站在一座台子上,看着下方的士卒。
位于台子左侧的是使团的秦军,只来了两百人,而位于台子右侧的士兵则多了,足有一万多。
一万多安息兵密密麻麻排在这,与两百名大秦士兵形成鲜明的对比。
但人数虽少,两百名大秦士兵没有半点恐惧害怕,平静地列阵站在那,无论是从前后,还是从左右看去,每名士卒都站得笔直,排得十分整齐。
这又与人数虽多,但阵型却有些散乱的安息士卒形成另外一种对比。
尽管没与秦国军队交战过,可光看秦国士兵站得如此整齐有序,便让安息士兵们觉得这些秦国兵一定很厉害。
因为战场上要组成马其顿方阵,他们也会训练如何站队列,只是从未站得像大秦士兵这样整齐有序。
曹参、灌?等人在看这一万多安息士兵,安息士兵也在观察曹参等人。
他们对秦国人本就好奇,在得知他们要接受秦国人统领后,更加好奇。
听说秦国人来自遥远的东方,那里的一切都和他们这不同,语言不同、衣着不同,吃的食物不同。。。。。。
秦国是一个很强大的国家,在东边打遍天下无敌手,灭了很多国家,还成为了很多国家的首领。
据一些小道消息称,秦国可能比亚历山大时的马其顿还强。
那可是马其顿,好像他们这原本就属于马其顿,后来变成了塞琉古,再到后来又属于现在的王。
不对,不对,听一些老人说,在很久前,他们这里并不属于马其顿,而是属于波斯,后来波斯被亚历山大领兵给灭了,才属于了马其顿。
在那位亚历山大时,马其顿人在他的带领下打遍天下无敌手,灭了许多国家,让马其顿疆域扩张得极广,可谓强中之强。
他们安息至今连马其顿分裂后留下的塞琉古都打不过,可东边那个秦国居然可能比亚历山大时的马其顿更强,着实难以想象。
安息士兵们对秦国人来统领指挥他们这件事并不是很排斥,反而感到很新鲜很好奇,他们很想知道秦国人会如何统领指挥他们,在秦国人的带领下,他们能否击败塞古人。
这一切都是因为在他们得知的消息当中,秦国很强!
被强者统领,这并不是件很难接受的事。
要换作是一个小国的人,他们早就闹起来了,弱者也配统领我们?
曹参道:“我等来历,各位应该都已知晓,但不知也没关系,本将将在这告知各位。我等并非贵国之人,而是来自东方的大秦,大秦距此有数千里之遥。”
“我等今日站在这的目的是统领各位,也即从今日起,我等便是你们的统帅,将领,你们便是我们手下的兵。”
“我知道有些人可能在想,秦国来的人要统领我们安息人,心里有不服,怀疑秦国人能带领好我们吗?”
曹参的话被一边的翻译转述给安息士兵们。
“有不服,怀疑很正常,如果换作我是你们,也会一样。但这种情绪不允许带到战场上,现在我给你们机会证明你们的不服,怀疑。”
曹参指着台下站着的两百名大秦士卒,道:“他们是我们的兵,有人要是不服,可从他们中选人挑战,证明你们比他们更强,就有资格不服,怀疑!”
这正是曹参、灌等带两百名使团秦军到这的目的,用两百秦军给这些安息士兵下马威,让他们服气。
护卫使团的秦军士卒皆为大秦精锐,入选条件相当严格,既要在思想上忠于大秦,又要身体年轻强壮,还要有战场厮杀经验……………
在翻译将曹参的话转述过去后,安息士兵们骚动起来,不少士兵和周围的人窃窃私语,不时将目光投向使团秦军的队列,显然有所意动,可没人第一个跳出来挑战。
看到这种情况,曹参又道:“没一人敢挑战,难道都是无胆鼠辈不成?要是如此,都给我赶紧滚,领着一群无胆鼠辈打败不了塞古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