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二十三章 寿命买卖(第3页)

章节目录保存书签

流浪汉呆坐良久,泪水滑落。次日清晨,他拖着疲惫的身体走进城里,用剩下那枚铜钱买了面粉和菜,蹲在桥洞下煮了一锅汤面,免费分给过往的乞儿。

有人问他为什么这么做。

他只是说:“因为我被人记得过。”

这一锅面,后来成了“暖桥食堂”的起点。十年间,分店开遍九洲,菜单上永远有一道“忆恩面”,价格标注为:**无价,只需你还愿一次**。

而在玉愿槐遗址之上,每年清明,总会出现一朵奇异的花。它通体透明,花瓣如水晶雕琢,花心悬浮着一颗微小光点,宛如心跳。当地人唤它“回应花”,传说只有真正付出而不求回报的人,才能看见它的绽放。

科学家研究多年不得其解,最后只得归档为“集体心理投射现象”。

但他们不知道的是,每当一朵回应花盛开,远在星河之外的某个角落,便会响起一声极轻的鸟鸣。

那是心鸣雀。

它不曾飞升,也不曾死去,只是栖息在人类每一次无私的选择之间,用啼叫记录下这个宇宙中最不可思议的力量??

**渺小之人,竟能以爱改命。**

又一个除夕夜。

万家灯火通明,孩童奔跑嬉笑,纸灯笼在风中轻轻晃动。一位老妇人在孙子搀扶下来到村口,颤巍巍地从篮子里取出一盏手工扎制的灯笼,竹骨纸面,略显粗糙。

“奶奶,您每年都挂,累不累啊?”孙子问。

老妇人笑了笑:“不累。这是我跟你太爷爷一起做的最后一个灯笼。那年他病重,手都抖了,还非要亲自剪纸糊灯。我说何必呢,他又看不见。可他说??”

她顿了顿,眼中泛起泪光:

“‘只要有人愿意抬头看,光就不算白亮。’”

灯笼缓缓升起,系在老槐树枝头。

就在那一刻,整个村庄的灯笼忽然齐齐一颤,光芒微微增强。远处山巅,玉愿槐的七株分枝同时轻晃,洒下一缕金尘,融入夜风,飘向人间。

无人察觉,但天地记住了。

因为在这一瞬,九洲之内,有三千两百一十四人同时做出了同样的事??

他们放下了手机,关掉了喧嚣,转身对身边的人说:

“来,我帮你把衣服穿好。”

“别怕,我在。”

“辛苦了,先吃饭吧。”

“没关系,我等你。”

这些话,没有惊天动地,也不载入史册。

可正是它们,一寸寸修补着世界的裂缝,一滴滴汇聚成新的愿河。

而那棵曾因信念而生、因怀疑而裂、最终因千万人心齐声宣告而重生的玉愿槐,

早已不再是一棵树。

它是呼吸,是温度,是黑夜中不肯闭上的眼睛,

是每一个凡人在面对冷漠时,依然选择伸手的瞬间。

是的,这里没有神仙。

但也从来不需要。

因为当亿万人共同点亮一豆灯火,

他们自己,便是那穿越轮回、永不熄灭的??

**光。**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