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0240(第43页)
nbsp;nbsp;nbsp;nbsp;彼此都是熟人,宋青燕也没有绕弯子,直接说明了她的来意,“周叔,是这样的,我打算在龙兴街开家饭馆,目前志勇已经带着人在装修,大概在四月份开门营业,我家饭馆是两间店面,楼下楼上两层,差不多需要6名服务员,2名收银,2名洗碗工。”
nbsp;nbsp;nbsp;nbsp;“我曾经也是回城知青,太知道知青回城以后的困境。”
nbsp;nbsp;nbsp;nbsp;“如果来知青办这里登记过的知青,她们有想上班的需求,也不介意我家饭馆不是国营的,我想跟她们谈谈。”
nbsp;nbsp;nbsp;nbsp;周主任听后,伸手虚点了下宋青燕,“胆子挺大呀,竟然想在安城开私营饭馆,你不怕会被查封?”
nbsp;nbsp;nbsp;nbsp;宋青燕:“周叔,您也是去过京市的,京市早就已经有私营的了,今年更是放开政策,准许这些私营店铺可以申请营业执照,虽然我们这里还管得比较严,但京市那边都在逐步开放了,没道理我们这里还继续严着。”
nbsp;nbsp;nbsp;nbsp;周主任:“你的消息倒是挺灵通的,也难怪你有这个胆量敢在我们安城开私营饭馆。”
nbsp;nbsp;nbsp;nbsp;冲着门外叫了声“小胡”,“把那些回城女知青的*档案拿过来。”
nbsp;nbsp;nbsp;nbsp;小胡应了一声。
nbsp;nbsp;nbsp;nbsp;没过一会儿,捧了高高一摞的资料进来。
nbsp;nbsp;nbsp;nbsp;周主任先大概翻看了一遍,从中挑选出四分之一的资料档案。
nbsp;nbsp;nbsp;nbsp;这四分之一,也差不多有三十来份有关回城女知青的档案。
nbsp;nbsp;nbsp;nbsp;周主任:“我帮你大概筛选了下,这些女知青,我都算是比较有印象,家里普遍负担比较重,只要能有工作,绝对不会挑是不是国营的,看着也比较老实,应该会好好待在你家饭馆里踏踏实实工作。”
nbsp;nbsp;nbsp;nbsp;宋青燕道了声谢,仔细翻阅这些女知青档案。
nbsp;nbsp;nbsp;nbsp;档案记录得非常详细,除了基本的出生年月,家庭背景,文化水平,之前在哪里下乡,连会什么职业技能也记录得清清楚楚。
nbsp;nbsp;nbsp;nbsp;两年前宋青燕来知青办办理落户证明的时候,档案可没有记录得这么详细。
nbsp;nbsp;nbsp;nbsp;周主任轻叹,解释说道:“回城的知青太多了,一波接着一波,本来城里的工作岗位就紧缺,再来这么一大波的知青,各个单位部门都头疼得很,大家互相推来推去,我们知青办又哪里能够逃得掉?为了能够尽快安置这些回城知青,有关他们的信息自然越详细越好。”
nbsp;nbsp;nbsp;nbsp;不过,这也方便了宋青燕,更能够精准地招聘到她想要的员工。
nbsp;nbsp;nbsp;nbsp;下乡的知青,一般在乡下,普遍是学不到什么职业技能的,除非有门路,能够通过村里安排去当小学老师、广播站广播员等这些比较体面的工作,大部分知青都是跟村里村民一样,天天扛着锄头下地,干各种农活。
nbsp;nbsp;nbsp;nbsp;有门路的,早就比宋青燕更早回城。
nbsp;nbsp;nbsp;nbsp;现在这些还需要知青办安置的,自然是既没门路,家里也使不上劲。
nbsp;nbsp;nbsp;nbsp;为了能够提高竞争力,尽快被知青办安排工作,在职业技能这一栏上,知青们是写得非常详细,也不管是不是职业技能这一方面的,只要是自己会的,全都写了上去,有位知青就写着,自己曾经在插队地方帮着做过大锅饭,碗也洗得又快又干净。
nbsp;nbsp;nbsp;nbsp;可能觉得别的知青也会写上这个。
nbsp;nbsp;nbsp;nbsp;这位女知青在末尾地方,特意又加了一句,她把锅碗洗得都反光,并得到了当地支书、大队长,以及全体社员们的夸赞。
nbsp;nbsp;nbsp;nbsp;宋青燕看了下这名知青的身份背景,她是最早下乡的知青,但也是最晚回城的知青。
nbsp;nbsp;nbsp;nbsp;今年35岁,跟丈夫离了婚,带了一双儿女回城。
nbsp;nbsp;nbsp;nbsp;娘家父母都健在,家里有三个哥哥,均都已经早早结婚,各家生了起码俩个以上的侄子侄女。
nbsp;nbsp;nbsp;nbsp;文化水平不高,资料上写着小学毕业。
nbsp;nbsp;nbsp;nbsp;档案的右上角贴着一寸近照,明明还算年轻的年纪,但从照片上来看,看着起码四十多岁,充满了沧桑感。
nbsp;nbsp;nbsp;nbsp;宋青燕浏览了一遍这名知青的全部资料,当即把这名知青的家庭地址给记了下来,并在后面标注上“洗碗工”这三个字。
nbsp;nbsp;nbsp;nbsp;继续翻阅知青资料,宋青燕又记下了一名知青的家庭地址。
nbsp;nbsp;nbsp;nbsp;家庭背景跟刚才那位知青差不多,家里哥哥弟弟好几个,不但是最早下乡的,并且还是最晚回城的。
nbsp;nbsp;nbsp;nbsp;敲定好了洗碗工的人选,宋青燕从一堆资料里寻找合适的收银员。
nbsp;nbsp;nbsp;nbsp;收银需要算术好。
nbsp;nbsp;nbsp;nbsp;宋青燕先看各位知青写得职业技能,有写着算术比较好的,她都给挑了出来。
nbsp;nbsp;nbsp;nbsp;一共挑了六份档案出来。
nbsp;nbsp;nbsp;nbsp;但她只需要两名收银。
nbsp;nbsp;nbsp;nbsp;宋青燕先从照片上筛选,选眼神比较平和,不挑那种精光外露的,再从文化水平上筛选,选文化水平比较高的。
nbsp;nbsp;nbsp;nbsp;一轮轮挑选下,很快把多余的四份资料档案给挑了出来。
nbsp;nbsp;nbsp;nbsp;不过,收银员跟服务员、洗碗工不一样,这个岗位还是需要些技术含量的,担心她精心挑选的两名收银,最终不符合她的要求,她把没有入选的四份资料档案,也在她带来的小本本上记录下来当备选。
nbsp;nbsp;nbsp;nbsp;洗碗工、收银员的人员都算是暂时敲定了,接下来就是服务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