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香葵(第1页)

章节目录保存书签

闻香馆确实如巧儿所言,是永平府顶有名的大茶馆。说是茶馆,在明朝雨看来,与一座小庄园无疑。

这是一栋临街的三层小楼,一旁都是些与闻香馆差不多规模的大型店铺或酒楼,这条街人来人往,很是繁华。闻香馆虽不是这条街最阔气奢华的,却也别具一格,外看清丽典雅,内里另有乾坤。

进了茶馆,琳琅交错的茶桌围满了品茶的客人,最里还有一块巨大的台子,想必就是说书的地方。

这茶馆吊顶极高,二楼围着连廊雅座,三楼则是挂着的包间,楼上视野极好,可将整个茶馆内部一览无余,往窗外望去,茶馆后有数道连廊花屏,院内拥簇着五颜六色的奇珍异草,加之各样围栏小池,拼凑成一座座独立小院,很是风雅。

除了在馆内喝茶听书,与三两好友在花园内品茗,也是个不错的好去处。

明朝雨啧啧称奇,不知这东家是何人,将这一个简单的茶馆,置办成这样的人间仙境,风雅之地。

明朝雨来时,那董先生刚上台,二三楼的雅座包间坐满了,她便和巧儿,喜儿坐在了大厅里,兴致勃勃地望着台上,想听听这秦朝地说书先生,将要讲什么新奇故事。

那董先生看着是为三十来岁的中年人,面貌端方,穿着书生气的袍子,却不像个书生,反倒像在码头搬货的苦力。

巧儿凑到明朝雨耳边,小声抱怨:“小姐,奴婢还以为这董先生是个俊朗的先生呢,怎么反倒像庄稼汉子。”

明朝雨屈起手指,敲敲巧儿地额头,好笑道:“不要以貌取人。”巧儿嘻嘻应了。

这董先生其貌不扬,说书极为厉害,伴随着董先生的开口,茶馆内一时安静了下来,只余董先生或声情并茂,或慷慨激昂,或声泪俱下的表演,将一段感人肺腑的缠绵故事,讲的绘声绘色,不少女眷,都捏着帕子拭泪,连好些个书生或者汉子,都红着眼眶,直大口灌茶强掩失态。

直至董先生拱了拱手,消失在馆后花园中,茶馆内看客,仍有许多人久久不能回神。

虽说只是简单的书生与千金大小姐私奔的故事,用着董先生的嘴一说,仿佛神了,栩栩如生的。

明朝雨心中佩服,甚至也生了点想法。

若是她也找上几个想这位董先生一般的说书先生,开个简单些的茶馆,说不定也能像这闻香馆一般,声名大噪,赚许多钱财?

只是才子佳人的故事便能吸引如此多的看客,她培训几个说书先生,说些现代的那些,修仙成魔,鬼神志怪,或者缠绵悱恻地感情故事,岂不是能赚个盆满钵满?

安慰了两个被才子佳人故事感动的一塌糊涂的婢女,明朝雨起了身,眼波流转,将这闻香馆的装饰格局好生看了几圈,才出了门。

本想趁着华灯初上,将这府城的夜景看看,却不想,被明朝雨撞见了个熟人——香葵。

她正与几个庄稼汉子在路边拉拉扯扯,形容狼狈,甚至还穿着孝衣,脸上与手腕上一大片的青紫,看着很是凄惨。

那年长些的汉子一巴掌将香葵扇倒在了地上,怒喝道:“你这丧门星,今日你不愿也得愿!”

香葵脸上泪痕未干,恨恨道:“你们欺人太甚,阿爷从未与你们借过银子,你们趁阿爷死了,做出这种强盗事!我要告官!”

那几名汉子大笑起来:“你这娘们,嘴倒是硬,白纸黑字的欠条写着,就是告到皇帝哪里,欠债还钱,天经地义,你阿爷死了,自然是你这孙女来还。”

香葵面上泪痕未干,眼中满是绝望与仇恨,恨不得咬死那为首的汉子,只是她被这几人拖拽至此,早没了力气,沙哑道:“你们做假账侵吞家财,不得好死。”

另一位络腮胡的汉子猥琐笑道:“别这样说啊香葵妹子,咱们将你送到这婉音楼,这个是个好去处啊,说不得你日后发达了,还要感谢咱们哩。”

路旁行人匆匆走过,再远些围拢着几人,对着香葵指指点点,面露同情,却无一人伸出援手。

香葵环顾四周,只觉无望,她的泪早哭干了,自从她阿爷死后,这群远亲便拥了上来,侵占了阿爷地遗产不说,竟伪造了借条,要将她卖掉。

温凉的夜风迎面吹来,香葵却觉得浑身冰冷,连血液都僵住了,她转动脖颈,被打懵了似的,直盯着前方门前的石柱,生了死志。

明朝雨听懂了来龙去脉,面露不忍,出生喝到:“你们这是在做什么?大庭广众之下欺凌孤女?”

那几名庄稼汉子纷纷抬起头,只见是一个穿着碧禾色的短衫与浮云褶裙的小姑娘,身后还跟着两个半大的丫头,怒视着他们,纷纷哄笑起来。

那络腮胡的汉子嘲弄道:“哪家的大户小姐,莫要多管闲事,快回家吃糖去吧!”

这群人久在城中浪荡,只一打眼,就从穿着上看出,这拦路的丫头不是官家或者大户人家的小姐,多半是府城的富户,他们也不惧。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