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第61章 这可是好几百万条人命(第1页)

章节目录保存书签

“你……”

内史腾被噎得说不出话来。他是想帮王翦说话的。

王翦是武将,又是苏羽的上级,但他对苏羽没什么好印象。不过,他在信里确实提到苏羽功劳最大,这一点没法否认。这让王翦一时找不出理由反驳。

见气氛紧张,嬴政笑着调解:“两位爱卿别争了。王翦将军的功劳,我会好好赏赐。苏御史的智谋也功不可没。这次胜利,是我们秦国的福气,也是天下的福气。”

嬴政虽然不太懂战事详情,但他明白这场胜利对秦国至关重要。攻下安阳四地,不仅削弱了赵国的力量,还让秦国在战略布局上占了先机。

“陛下圣明!”

大臣们异口同声地说。

话刚说完,内史腾又站出来问:“陛下,我有个疑问。您说苏御史功劳最大,不知他出了什么妙计?在这场战斗中,他又发挥了什么作用?”

嬴政平静地回答:“拿下安阳四地,就是苏羽的主意,这功劳还不够大吗?”

“可是,那些冲锋陷阵的将士……”

内史腾还想再说,却被嬴政冷冷截断,“苏羽看出安阳四地防守薄弱,只有不到一万守军。就算不是王翦领兵,让你带十万大军去,你觉得还能打不赢吗?还是说,非要付出巨大代价才能拿下这四地?”

嬴政的话让内史腾震惊。原来安阳四地只有一万守军?要是这样,随便派个人过去都能取胜。关键还是苏羽的建议起了决定性作用。王翦的勇敢以及前线战士的努力,在这里似乎都不那么重要了。

内史腾一时无言以对,虽然心里仍不服气,但也只能承认苏羽的功劳。

这时,苏羽慢悠悠地开口:“陛下,这次拿下安阳四地,是我与王翦将军一起策划的。我没有到过战场,我的建议是基于对赵国形势的深入了解。但王翦将军的英勇,带领十万士兵迅速攻下四座城池,也很关键。王翦将军的勇猛加上我的计谋,缺一不可。所以,陛下请不要偏袒。”

苏羽的话让内史腾大吃一惊。功劳明明都是苏羽的,他却说王翦也重要?这不是在分担功劳吗?

苏羽竟想要把功绩分给王翦?内史腾对苏羽的看法突然就改观了。

“苏羽,你不必如此谦虚。”

嬴政笑着开口,“王翦的功劳我会奖赏,但你的功劳也是你的。我给你赏黄金千两,良田千亩,你觉得如何?”

话讲到这个份上,要是再推辞就显得假惺惺了。苏羽于是回答:“多谢陛下。”

“拿下安阳四个地方,就相当于掐住了赵国的命脉。之后随时都能开战,一举吞并赵国!”

嬴政非常开心,但并未因此得意忘形。他注视着苏羽,认真问道:“苏羽,虽然现在形势很好,但我们不能掉以轻心。你接下来还有什么打算?”

苏羽思索片刻,慢慢说道:“陛下,赵国虽败,国力尚存。要彻底消灭赵国,必须使出连环计。我建议一方面强化与燕国的联盟,钳制赵国;另一方面,在暗中煽动赵国国内的不满势力,削弱他们的团结力。接着从漳水一带开始,逐渐侵占赵国的土地,直到攻克邯郸,指日可待!”

嬴政听完,眼里透出欣赏之意:“好!按照苏御史的计策行事!远交近攻,尽快吞并赵国!哈哈……”

他真的很高兴。不论何时询问苏羽,苏羽总能给出让他满意的结果。而且,不管听起来多么荒诞或平常的计策,最终都能奏效。他怎能不高兴?

朝廷之上,大臣们连连点头,脸上洋溢着兴奋的笑容,仿佛已经看见了秦国繁荣的未来。

内史腾心中却五味杂陈。虽然嬴政刚提到攻取安阳是苏羽的主意,但他无论如何也想不明白为何苏羽要提议攻打安阳。更令他困惑的是,竟然真的拿下了。若要解释的话,大概只能说赵国人都蠢吧!这么关键的地方,居然只有一万不到的守军。这除了愚蠢还能是什么呢?看来只能等退朝后,再去和苏羽好好聊聊了。

退朝之后,内史腾满腹心事。见到李斯正在与苏羽交谈,他犹豫片刻,也走上前去。

“内史腾拜见苏御史。”

内史腾语气平静,全然没有了早些时候在朝会上质疑苏羽的那种锋芒。

李斯低声对苏羽说:“苏御史,杨端和是他的人。杨端和正是你当初提出‘屎士金汤’计的实施者。”

即便李斯说得极低,内史腾还是听见了。

尽管内心不太舒服,苏羽装作没听见那些话。他点点头,恍然大悟,终于明白为何内史腾在朝堂上情绪激动。不只是内史腾,几乎所有武将都不太喜欢他。毕竟冲锋陷阵的都是这些武将,他们既害怕有朝一日自己需要用到“屎士金汤计”,又担心敌人用这招对付他们。过去打仗还有点规矩,现在却毫无章法,武将们怎会不讨厌他呢?

内史腾毕恭毕敬地施了一礼,苏羽直截了当地问:“内史大人找我何事?”

内史腾犹豫了一会儿,还是开口了:“苏御史大人,虽然陛下在朝堂上说您提议攻打安阳四地,可我还是不明白,您为何要打那些地方?是不是……您得了什么秘报?”

苏羽摇摇头:“没有。”

内史腾更加疑惑:“那您怎么知道安阳四地没人守着?”

苏羽不慌不忙地说:“我的情报有限,打仗也不太懂,不过我对赵王偃这个人熟得很。他自大又倔强,有点小聪明就以为自己了不起。所以,燕国打赵国的时候,他知道兵不够,就会搞些小动作,把应该重兵驻守的地方兵力调到别的弱处。”

“他为什么这样做?很简单,他太自信了。他认为秦军知道那是要地,赵军肯定会死守,所以秦军不会进攻。于是,他就冒险这么干了。”

结果可想而知,这种冒险行为导致了严重的后果。战场上容不得半点侥幸,不然会输得一塌糊涂!

听苏羽说完,内史腾顿时明白了,看向苏羽的目光也不同了。苏羽可能不懂打仗,但他对人心拿捏得准得很。从某种程度上讲,这比懂打仗还厉害,毕竟打仗终究是人做决定,而苏羽对人心的理解更深一层。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