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章 金刚不坏 法身证无量(第1页)
第六十章金刚不坏·法身证无量
暮霭沉沉,夕阳如同一颗即将熄灭的赤色巨烛,垂落在凌云渡口。澄澈的河水被染成熔金般的赤红色,粼粼波光在水面上跳跃闪烁,似无数细碎的火焰在燃烧。玄奘骑着白马缓缓前行,马蹄刚踏上那座早已腐朽的木桥,只听“咔嚓”一声脆响,木桥便如同被无形的巨手捏碎一般,无声无息地化为齑粉。
河水突然静止,宛如被施了定身咒的巨蟒,不再流动。水面上缓缓浮出八百罗汉的面容,他们的嘴唇一张一翕,像是在念诵经文,却没有半点声音传出,唯有寂静在空气中弥漫。悟空的火眼金睛泛起阵阵涟漪,他凝视着河底,竟看见无数铜钟沉睡其中。每一口钟里,都蜷缩着一个正在虔诚诵经的玄奘,那是他十世轮回的残影,每一个残影都承载着一段段不为人知的故事与磨难。
“师父,这水在吃声音。”悟空神色凝重地说道,声音里带着一丝惊讶与不安。沙僧沉思片刻,将月牙铲插入水中,只见铲头瞬间生出斑驳的铜锈,他语气低沉地说:“不是水在吃声音,是我们在忘记自己。”说着,他的第三只眼映出一幅骇人景象:众人每走一步,身上就剥落一层记忆碎片,那些曾经刻骨铭心的回忆,正如同飘散的尘埃,渐渐消逝。
八戒突然双腿一软,“扑通”一声跪下,九齿钉耙深深陷进泥沙之中,他的声音里满是惊恐与迷茫:“我的高老庄。。。翠兰的模样怎么记不清了?”曾经在高老庄与翠兰共度的美好时光,此刻在他脑海中竟变得模糊不清,仿佛被一层浓雾笼罩。
河水不断上涨,漫到众人胸口。玄奘的僧袍突然化作透明,在夕阳的映照下,皮肤下浮现出《八十华严》全文,金色的字迹随着血脉的流动而闪烁,宛如神秘的符文在诉说着佛法的奥秘。突然,一只金蝉从他心口破出,振翅声惊起河底无数经卷残页,那些残页在水面上盘旋飞舞,似在迎接金蝉的诞生。
“师父!”悟空伸手去抓,却见金蝉撞进自己火眼金睛。刹那间,剧痛袭来,他看见五行山下被压的自己——那猴子的金箍棒早已锈蚀成法杖,顶端镶着颗释迦牟尼的佛牙。曾经威风凛凛的齐天大圣,如今却被困五行山下,金箍棒也失去了往日的光彩。
河水突然沸腾起来,水汽蒸腾,河中央缓缓升起毗卢遮那佛的法座。佛手结印处,众人身上浮出八十一道裂痕。悟空的裂痕里涌出丹炉灰,那是他大闹天宫时在八卦炉中留下的痕迹;八戒的裂痕渗出荤油,象征着他曾经的世俗欲望;沙僧的裂缝爬满流沙河白骨,记录着他在流沙河的过往。唯有玄奘的裂痕中绽放青莲,莲心坐着个正在老去的婴儿,那婴儿的面容,仿佛蕴含着无尽的智慧与慈悲。
“金蝉子。”毗卢遮那佛的声音宛如洪钟,却又带着一种空灵的韵味,让时间仿佛凝固。玄奘合十的双手突然变得透明,掌骨化作两部《华严经》,经文在他手中流转,散发着神圣的光芒。他的意识仿佛沉入河底,看见自己正用肋骨雕刻摆渡船,那船是前世被土匪砍碎的遗骸拼成,每一块骨头都承载着前世的苦难与坚韧。
“原来。。。”玄奘的瞳孔扩散,眼中闪过一丝顿悟的光芒,“弟子就是船。”他终于明白,自己的肉身便是渡过苦海的渡船,只有历经磨难,才能将众生摆渡到彼岸。
河水渐渐退去,众人站在对岸。身后的凌云渡已成金粉,随风飘散,空气中飘着八百罗汉的叹息,那叹息声仿佛在诉说着对众生的悲悯。玄奘的蝉纹彻底消失,额间显出金刚不坏的卍字,象征着他已证得无上佛果。悟空摸到头上金箍不知何时已裂,缝隙里长出一枝菩提嫩芽,那嫩芽在微风中轻轻摇曳,仿佛在预示着新的开始。
晨曦初现,柔和的阳光洒在大地上,灵山矗立眼前。山脚下堆着十万具正在腐烂的取经人尸骸,他们手中经卷生根发芽,长出新的菩提树。那些尸骸与菩提树交织在一起,形成一幅诡异而又充满生机的画面。
“这。。。”八戒的钉耙掉在地上,脸上满是震惊与疑惑,“我们走了十四年,就为来看这个?”他无法理解眼前的景象,心中充满了迷茫。
沙僧的骷髅项链突然散落,九颗头颅滚入尸堆,竟开口诵起《大方广佛华严经》,那声音在空气中回荡,庄严而又神秘。悟空拔下菩提芽插入耳后,听见如来在云端轻笑:“好猴儿,你早到了。”
玄奘赤足踩上第一具尸骸,那尸体忽然睁眼——竟是十世前的自己。尸身手中贝叶经写道:“灵山即无山,真经本无字。”这简短的话语,蕴含着无穷的智慧,道破了佛法的真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