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八章 业镜照形 心猿现本真(第1页)
第五十八章业镜照形·心猿现本真
阴山背后,幽冥之气翻涌如墨,终年不散的浓雾笼罩着这片神秘而阴森的地域。在这幽冥深处,一座巍峨的业镜台矗立其中,那并非寻常的亭台楼阁,而是由混沌之气凝聚而成的奇异存在。镜面流转着变幻莫测的幽光,似云雾翻涌,又似星河倒悬,没有实体,却蕴含着穿透时空、洞察人心的力量。
玄奘在鬼使的引领下,脚步沉重地走向业镜台。他的袈裟在阴风中猎猎作响,面容凝重而沉静,眼神中透着对未知的敬畏与探寻真相的坚定。当他站定在镜前,镜中景象骤然显现——自己的倒影竟化作金蝉原形,六只翅膀轻轻震颤,每一次扇动,都抖落出细碎的尘埃。那些尘埃在空中悬浮,渐渐凝聚成一幅幅模糊的画面,仿佛是八百世轮回的记忆碎片在眼前闪过。
“圣僧请看。”地藏王菩萨低沉而慈悲的声音在耳畔响起。他手捻菩提珠,随着动作,业镜中的景象陡然转换,悟空的形貌出现在镜面之中。只见那猴子被困在五行山下,面容憔悴却依旧桀骜不驯,正嚼着铁丸充饥。每颗铁丸上都清晰地刻着“齐天大圣”四字,随着咀嚼,铁丸上的字迹渐渐模糊,却又仿佛深深地烙印在悟空的心底,既是曾经辉煌的象征,也是如今落魄的讽刺。
玄奘忽觉掌心一阵刺痛,低头看去,掌纹竟不知何时化作《华严经》偈句:“心如工画师,能画诸世间。”字迹鲜红如血,缓缓渗出血珠,滴落在镜面上。刹那间,镜中传来晨钟暮鼓之音,钟声悠远,鼓声沉厚,仿佛在诉说着因果轮回的奥秘,也在叩击着玄奘的心灵。
业镜中的画面如流水般变幻不停。转眼间,呈现出悟空破山而出的那日场景。本该被金箍束缚的头上,金箍却突然脱落,在地上骨碌碌滚了三圈,化作三枚铜钱。猴子愣了一下,随即拾起铜钱,熟练地卜了一卦。卦象竟与当年在灵台方寸山求道时如出一辙,仿佛命运的轮回在此刻悄然重叠。
“原来如此。。。”玄奘喃喃自语,眼神中满是思索与顿悟。他凝视着镜中悟空,看见那猴子眼中闪过一丝茫然。在那看似狂妄不羁的泼天猴性里,藏着比五行山更沉重的枷锁——是曾经自诩齐天的骄傲与狂妄,也是被镇压五百年的孤寂与不甘。那枷锁无形却有力,紧紧束缚着悟空的内心,比任何外在的束缚都更加难以挣脱。
镜面再度转换,流沙河底的景象映入眼帘。沙僧的骷髅项链突然散落,九颗头骨如流星般滚入河底淤泥之中。就在众人惊愕之际,淤泥中缓缓升起九朵青莲,圣洁而美丽。每朵莲心都坐着一个缩小版的卷帘大将,他正拿着月牙铲,专注地雕刻着自己的天灵盖,神情肃穆而虔诚,仿佛在进行一场关乎灵魂的修行。
地藏王菩萨轻轻挥动锡杖,杖头的铜铃发出清脆的声响,业镜中的画面再次变化,呈现出玄奘九世轮回所受的苦难。在第六世,他被土匪残忍地剜心,然而,胸口飞出的并非鲜血,而是一部未写完的《华严经》。经文在空中熊熊燃烧,火焰中走出一个戴着毗卢帽的婴孩,婴孩天真无邪的面容与周围的惨烈形成鲜明对比,仿佛预示着新生与希望。
“金蝉脱壳,终究脱不得这‘我相’。”地藏王菩萨叹息着说道。话音刚落,镜中玄奘的僧袍突然化作蝉翼,在业风的吹拂下片片剥落,露出脊背上密密麻麻的八百个戒疤。每个戒疤里都蜷缩着一位未成佛的玄奘,他们面容各异,却都带着相同的执着与挣扎,仿佛在诉说着修行路上的艰辛与不易。
此时,八戒的钉耙不知何时斜倚在镜缘。镜中映出他前世调戏嫦娥那夜的场景,广寒宫的桂枝突然绽放,洁白的花朵在月光下摇曳生姿。然而,每一朵花蕊里都坐着个哭泣的高翠兰,她泪流满面,眼神中充满了悲伤与绝望,将八戒内心深处隐藏的愧疚与悔恨毫无保留地展现出来。
就在众人沉浸在镜中景象时,悟空的金箍棒突然从云端呼啸坠落,直插镜台中央。棒身上原本刻着的“如意金箍”四字竟缓缓变幻,变成了“本来面目”。镜面如平静的水面被投入巨石,荡开层层涟漪,一幅灵山法会的场景逐渐清晰起来。如来说法时,眉心白毫中竟藏着十万个挣扎的孙悟空,他们形态各异,有的愤怒,有的迷茫,有的痛苦,仿佛在演绎着悟空内心的种种挣扎与困惑。
“俺老孙明白了!”悟空的狂笑震碎镜面一角,声音中带着释然与畅快。他一把扯断头上金箍,那金箍却化作一条小龙,缠绕在他腕间,竟成了一串崭新的佛珠。佛珠散发着柔和的光芒,仿佛是悟空内心枷锁的解脱与新生。
与此同时,玄奘的九环锡杖应声而断。断裂处涌出乳白色的汁液,汁液落地后,瞬间生长出一株高大的菩提树。菩提树枝繁叶茂,树梢挂着十二卷无字经书,在业风的吹拂下哗哗作响,仿佛在诉说着佛法的深奥与无穷,也在预示着师徒几人即将面临的全新修行与挑战。
地藏王菩萨将一面残镜赠与玄奘,目光中满是期许:“此去灵山,莫忘照见。”玄奘双手接过残镜,低头凝视,残镜中映出众人的背影——悟空的虎皮裙不知何时变作百衲衣,朴素而整洁;沙僧的骷髅项链化作念珠,散发着祥和的气息;就连白龙马都现出菩萨鬃相,庄严而神圣。这一切的变化,仿佛都在昭示着他们内心的成长与蜕变。
走出阴山那刻,暮色渐浓,西天的晚霞如血般绚烂。八戒忽然指着西方,大声喊道:“师父快看!”众人循声望去,只见灵山的轮廓在暮色中若隐若现,竟与业镜台的形状重叠在一起。悟空挠了挠头,咧嘴笑道:“好个如来,原来早把镜子悬在灵山脚下!”他的话语中带着调侃,却也蕴含着对佛法深意的领悟。
玄奘腕间的蝉纹突然开始蜕皮,金壳轻轻落入尘土。就在这一刻,他听见八百世的自己齐声诵道:“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那声音仿佛从遥远的时空传来,又仿佛在心底响起,如洪钟大吕,振聋发聩,让他对佛法的真谛有了更深层次的理解,也为师徒几人的灵山之行注入了新的力量与信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