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080(第29页)
一家三口。倒是很可以这样说的,一家三口又认认真真的磕了头。
与上午在这儿说的话不同,康熙这会儿说的话就没有那么官方了。
一口一个皇额娘,说儿子带了宜妃来瞧您。
您看好了,这是儿子的宜妃和六阿哥。
琇莹知道,康熙往常去给宫里那位蒙古博尔济吉特氏的皇太后请安的时候,也会口称皇额娘。
但实际上两个人一点血缘关系都没有。
要说有,那也就是太皇太后在里头牵系的一点蒙古血脉,别的就什么都没有了。
绝没有叫自己的亲额娘这样的情深意切。
更别说承乾宫那件事后,康熙对蒙古科尔沁博尔济吉特氏的观感简直成了负的。
“先帝的棺是空的。”
六阿哥闲不住,磕了头就叫抱出去玩了。
康熙也不拘着自己的小儿子,想玩就去玩,现在这里也没有旁人在,漫山遍野的都是天子的人,谁也不敢乱说什么,只叫奴才好好跟着六阿哥,照看六阿哥不许伤了碰了就好。
康熙显然还不想就这么走了,还想再坐一会儿,琇莹当然陪着。
康熙坐得姿态很随意,琇莹跪坐在康熙的身边。
康熙继续说:“朕的额娘并不如何得宠。先帝对朕,也并没有那么多的关注。但也没有到不闻不问的地步。”
“可额娘现在,还是和孝献皇后一块儿,陪着一座空棺。”
琇莹就听着康熙一口一个先帝的。
当初去五台山的时候,他也是一口一个寂照和尚。
大约也只有小时候,在他还没有登基的时候,能听见一声阿玛吧。
琇莹总觉得,康熙自知没有享受过太多的父爱关注,也觉得自己长大了成熟了不需要了。
从登基之后,从还是个小少年开始,就一直扮演的是保护别人不惜一切强大自己的角色。
但是哪怕现在到了这会儿,也还是不需要父爱吗?琇莹觉得不是。
这个念头,被康熙压在心里很深的地方,是从来不会拿出来的。
康熙不表露出来,琇莹也不会主动提及。
现在最重要的,似乎是倾听。
康熙在这座殿里,望着高头挂的画像,有些话倒是很容易就说出来了。
他的目光很温和的落在琇莹的脸上,就像是春日和风,令琇莹想起自己翊坤宫里摇曳的一宫的芍药花。
芍药的花语是什么呢。
其实有一项,似乎是说,赠送给人芍药花,则有依依惜别不舍之意。
琇莹看见的,康熙眼中,便有这样依依不舍的缠丨绵之意。
康熙说:“先帝在万民心中,早已葬在此处。与皇后嫔妃们一起。五台山上的那个寂照和尚,他说他将来去后,一把火烧了干净,也不必再回到这里了。寂照从何处来,就往何处去。自天地来,就往天地去。”
这大概是要万事不存的意思。
琇莹听明白了。
空棺里纵然有龙袍衣物,也是一场空。
寂照这是一口气不来,就要潇洒翩然而去了。
留下这些人,独独在这里守着。
“这是上次去五台山,寂照师父与万岁爷说的么?”琇莹问。
康熙微微一笑:“不是。是他上五台山的那一年和太皇太后说的。多年过去,始终未改其志。”
“大清的先祖入关前,倒是一把火烧了干净。入关后,就不兴这个了。朕真不想遂了他的心愿。”
“有人还在这里等着他,他倒是要一走了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