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50(第11页)
这病就好不了。这么熬着,终于是到了反复高热的时候。
知道寂照只肯见康熙,见了太子与琇莹,偏是不肯见她的时候,太皇太后又气又怒,迁怒康熙,连一手养大的孙儿也不肯见了。
按规矩,跟着的惠嫔与琇莹是要到太皇太后跟前侍疾的。
太皇太后倒是没有拒绝这个。
毕竟只有苏麻喇姑一个人带着宫女照顾太皇太后的话,苏麻喇姑就有些吃不消了。
更别说很多时候太皇太后说的话,就没法儿让宫女们听见。
惠嫔和大阿哥什么都不知道。
大阿哥也不是个多细心的孩子,他压根不知道什么事,每日里照常读书习武,康妮照常见他,这孩子就什么都看不出来了。
惠嫔倒是察觉出一点不寻常来,但是她也不敢问,更不知道问谁。
更别说在这宫里,也不是知道的越多越好。
她的儿子不是最大的排行,只是前头的阿哥们都夭折了,才轮到她的儿子做大。
她现在的想法,也是希望儿子能平安长大,就是这么的简单。
皇上只带了她和大阿哥来,宜嫔和太子都是得宠的心尖上的人物,可见她与大阿哥也是不太一样的。
惠嫔现在还不好想太多,但知道她再怎么好,也越不过宜嫔就是了。
不过,也确实是太皇太后上来后病了的气氛影响,让惠嫔不敢想太多,来的时候想的一些出挑的事,现在是一样都做不成了。
惠嫔不是个多出众的人,不然也不会在生了大阿哥之后还是庶妃,多年默默无闻。
侍疾几日,太皇太后就让惠嫔回去不必来了,安心照顾好大阿哥就行。
只留下琇莹陪伴她。
琇莹没有因为太皇太后之前的话有什么脾气,只管规规矩矩的做事,照顾病人的事儿都让苏麻喇姑看在眼底,也在心里感叹过,再没有这样心胸气度的人了。
太皇太后没烧糊涂的时候,自然也都是看在眼里的。
“哀家以为,你心中当对哀家充满了怨气。不会这样安安静静的每日守着哀家。也不见什么厌烦之色。”
上次的话都没顾及什么,眼下也不必遮掩什么。
本来从一开始,太皇太后对琇莹的观感就是复杂的。
琇莹道:“臣妾不能改变太皇太后对臣妾的偏见。但臣妾还是会做好自己的本分。”
琇莹其实也能理解太皇太后的心态。
老太太其实不是突然改变的。也不是全然针对她。
从那些只言片语里能听出来,老太太对康熙的太有主见,也是有些意见的。
老太太一生遇见的三个皇帝,丈夫儿子孙子。好像没有一个是完全听她话的。
老太太这个人就是个太有主见的人,这样的人总愿意干涉和控制,一旦不如意,背地里肯定是有些想法的。
只是老太太涵养好,能忍住,一忍就是多少年,因为大局为重,要维护面上的和平,可心里又能装下多少的不痛快呢?
慢慢的积累挤压,就成了现在这个似乎是爆丨发的状态了。
她最介意的事情,康熙不能做。一旦做了,老太太勾起旧病,就全倒出来了。
她就是见不得爱新觉罗家再有个皇帝被一个女人占据了全部的注意力。
皇家不许有真情,要活得像个工具人,那才行。
但理解,也不是认同。
琇莹心里明白,这是越不过去的坎儿,康熙带着她过去了,轻轻松松的没什么负担,太皇太后还在较劲儿。
其实真的是在和她和康熙较劲儿么。也不全是。
也是过去,也是带着过去的那个自己在闹腾。
此来五台山,大约也是有一些想儿子的。
但更多的,琇莹猜想,恐怕是要当面质问儿子,将二十年前的话再重复重复,看看儿子认错了没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