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再多也抵不过剧情的力量(第2页)
崔蘅笑嘻嘻地拉住卢凌风的胳膊:“我可以扮成你的随从,跟你一起去案发现场,绝对不会让人家说三道四。我以前跟着兄长也见识过很多案件,说不定能帮上忙。”
卢凌风却十分坚持,坚决不肯,崔蘅再想求,他却直接推开她跑了。崔蘅看着卢凌风跑远的背影,想了半天,忽然笑了一声——这家伙不带她玩,没门,今天就去拜访州刺史。
卢凌风前脚走了,崔蘅后脚就去了刺史府。崔蘅这些年跟着崔璋四处为官,最会扯虎皮拉大旗那一套,崔璋如今的身份也十分好使,她假装跋扈的贵女,狐假虎威,大家基本都会给她面子。在甘棠县时,崔蘅就拿着崔璋给的亲笔信去找过县令王乃龄,要求他调配人手,上山捉蛇,他当时也答应了。后来崔蘅把她带的种子交给他,让他找人试种,想必那县令为了自己政绩,也会照做。崔蘅出门总会带一马车东西,因为里面有很多作物种子,到了一个地方就会拿出来分给当地。崔蘅深知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的道理,这些种子都是选育出来的高产作物,自然种的人越多越好,此次回师门她又带出来一些。
不过不知道这个南州刺史胆子大不大,有些官员并不吃这一套,崔蘅也不能把人家怎么样。
后来试探了一下,发现这个南州刺史的胆子真是太小了,在崔蘅表明自己身份之后,熊刺史便急忙请崔蘅上座,问道:“不知崔小姐此次来南州有什么要事?”
崔蘅轻笑一声,将手中茶杯放下:“熊刺史可听说过,阎王簿?”
熊刺史脸色微微僵了僵:“这……这,略有耳闻,听说是崔右丞手中有一本记录百官罪证的册子,不过那都是传闻,传闻……不可信。”
崔蘅笑道:“哪是什么传闻,这是真的,我兄长手中确实有一本。不过兄长一直待在长安,哪能知道官员们的事情,他有公务在身无法离开长安,便授意手下的人,帮忙留意一些无关紧要的小事情……”
她说到这里顿了一下,这才继续说道:“我此次南下,一路游历,也会将沿路所见告知兄长。”
熊刺史脸色肉眼可见地紧张起来,崔蘅慢慢喝了口茶,才恍然大悟似的开口道:“熊刺史放心,我来南州所见,倒是觉得这里治理得不错,想必都是刺史的功劳。”
熊刺史重重舒出一口气,崔蘅此时却话锋一转:“不过我听说你们这里有个什么南州四子,最近短时间内却死了两人了,很是离奇,不知这个案件……”
熊刺史急忙道:“谈不上什么案件,四子中的颜元夫向来有风疾,乃是急病去世,而陆公复……杀他的凶手正在追查,新上任的司马苏无名,是狄公弟子,相信不日便会有结果。崔小姐,不必太过担心啊。”
崔蘅转了转眼睛,笑道:“熊刺史,今天喝了你的茶,也不好意思白喝。这样,我手下有两个护卫,武功高强,不如熊刺史跟捕贼官说一声,让我的护卫去帮帮忙。”
熊刺史听出崔蘅是想以这种方式参与案子,也觉得人手多些是好事,便答应下来:“这……也好,不过现在州里的司法参军乃是代理,为人又桀骜不驯,只怕会怠慢小姐。”
桀骜不驯……这个词评价卢凌风,倒是挺合适的。崔蘅道:“无碍,我没那么娇气。”
所以第二天卢凌风不仅在队伍中见到了武奇飞洛两人,还在熊刺史旁边看见了崔蘅。他惊讶地看着崔蘅,熊刺史此时却向卢凌风介绍道:“苏司马,卢参军,这位是崔蘅崔小姐,乃是尚书右丞崔璋之胞妹。近日崔小姐在刺史府做客,特为二位引荐。”
苏无名见到崔蘅先是愣了一下,听到他的说辞,忍不住笑了一下。崔蘅权当不认识他俩,起身行礼道:“拜见苏司马,卢参军。”
苏无名回礼道:“崔小姐,有礼了。”
相比之下,卢凌风便没那么淡定,上前一步似乎想说什么,却见崔蘅偷偷朝他眨了眨眼睛,他才压下心头疑惑,也装作同她不认识。
几人刚从刺史府出来,卢凌风就忍不住了,压低声音道:“你这是闹得哪出?”
崔蘅挑挑眉:“你不愿意让我当你的侍从一起调查案件,那我只好另寻他法了。”
苏无名在一旁笑着道:“崔小姐一个女子,倒是对官场之事十分擅长,苏某实在佩服。”
崔蘅轻笑道:“苏司马这是在嘲讽我?”她现在有能力直接找他们的顶头上司以权压人,自然不用求他们,苏无名对此感到不爽了。
“岂敢岂敢……”
“没关系,我不在乎。”崔蘅笑得有些恶意:“没机会手握大权的人是这样自诩清高的,就喜欢你这副看不惯我又干不掉我的样子。”
她向来知道自己跟苏无名不是同类人,现在知道他是“主角”,便明白他们哪里不同了,主角一定是伟光正的,跟她这种妖女自然不同路。
苏无名无奈地摇摇头,崔蘅道:“听说你们的案子跟张萱的一副画有关,能不能给我看看那幅画?”
——最开始崔蘅想参与这个案子,确实是因为好奇,但是后来她听说了,这个案子跟一幅画有关,她这么费劲想参与进来,就是想看那幅画。因为她脑子里有一个印象十分深刻的案子,也同诗画有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