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7074(第9页)

章节目录保存书签

李巧银都说没有,还说小添现在很好,让她不要去打扰。

她让她问小添的想法,李巧银却说她的想法就是小添的想法。

她就以为,孟添还不知道她回来了,她就想打个时间差,先从儿子这里拿到一笔钱,所以先前她才没拦着戚姐。

只是,她没想到孟添他们什么都知道,孟广德那通电话还来得那么及时。

吴芳禾骗了太多人,涉及大量的钱财,身上还背着一条人命,据她自己交代,当初那个南边知青已经死了,是她拜托黑大哥下的手。

一条人命,还重伤了一个人,情节恶劣,她的判决下来很快。

判决下来那天,孟添顾若他们早已经回了余暨。

这趟羊城之行,除了发生了吴芳禾这个事,别的都算顺利,加工厂这边拿到好几个单子,发出去的传单名片也陆续有人打电话进来问,孟添林显跟踪联系过户成交了两个小单。

顾若和兰芳这边更顺利,顾若在展会上和一家辅料工厂沟通后,从他们那儿拿到了一款特别订制的铜丝鱼骨和不锈钢鱼骨辅料。

经过测试,可以完美取代钢片的支撑,不会过度损伤布匹面料,还不会对身体造成硌和伤害。

去见过吴芳禾回来,她去街上一个裁缝店租借了一台缝纫机就用新面料重新打版了一款塑身衣。

第二天,她们带着这件塑身衣和兰芳之前在余暨和市中心鞋城,商贸城那边十来家老板娘签订的订货协议,去见了羊城这边几个内衣品牌的负责人。

谈得还算比较好。

对方本身也打算品牌扩张,她们带着合同上门,之前市中心店铺假劣产品掉包事件,兰芳的处理够果断,一定程度上也维护了品牌形象,更证明了自己本身的人品,所以品牌那边,没有犹豫直接把品牌代理授权给了她们。

只是,关于品牌代工厂这个事,品牌那边却有不同的意见和看法,他们在看过顾若的塑身衣设计后,倒是不反对让她们代工,但要他们注资或者帮忙提供流水线生产设备,那他们需要占厂里至少一半的份额。

这个条件别说兰芳,就是顾若也没办法接受,让出百分之五十的份额,她们

手里还剩什么?

只有一半份额的工厂也发展不起来自己的品牌。

双方为这事僵持了两天,最后顾若去品牌的工厂生产线学习过后,回来和兰芳说,放弃品牌注资,只争取他们这一年的代加工,她们的厂子她们自己来办。

顾若知道她们手里现在没钱了,但没钱办厂有没钱办厂的办法。

目前柜台还有一堆能变现的货,她们可以把这批货出了去政府或者郊区村委那边买一块地,或者直接买个废弃工厂,再拿着这个厂子的资产证明去银行贷款,用贷款得来的钱置办设备。

兰芳几经思考后,同意了顾若的提议。

第二天,她们去和品牌那边签订了新合同。

合同拿到手,一行人事情办得差不多,便踏上了回余暨的路。

回来后孟添林显忙着加工厂那边的羽绒出货加工,顾若兰芳则在柳条买下了一个废弃小学。

然后把小学的整改工程交给了孟添之前干过活的那支工程队,有孟添帮着监工,半个月左右,废弃学校的整改大致完成,兰芳那边的办厂资格证在各处找人后也顺利办了下来,之后她们便拿着各项资料去申请了银行贷款。

如今余暨正大力发展经济,银行贷款办得还算顺利,不过金额不是多高,只有她们买厂子花费的一半。

开办一家内衣工厂需要的费用比办一家羽绒加工厂的费用要高很多。

首先机器设备上需要的钱就不是一笔小数目,顾若她们拿到的钱拿来添置完几台进口裁床设备,再进购一批面料辅料就得耗光。

连购缝纫机的钱都难挤出来。

柜台那边的货这段时间为了筹钱买厂也清得差不多了,想要再有钱必须要等柜台后面再卖货进账。

但柜台卖货的钱也不能全花了,柜台还要开下去,如今正是上夏款的时候,还要留出钱来去上货,还有柜台员工工资也得发。

而她们和品牌那边的合同签了,代工的事就不能再等,夏天到了,正是大家穿薄款裙子的时候,塑身衣在这个时候推出来正好能测试市场反应,也没办法再等。

没办法再等,再从哪儿去弄钱呢。

为了买厂子,兰芳向外借了钱,还把彩玲这两年的积蓄都掏空了,已经找不到其他的借债地方,依恋老板娘那儿原本有,买了她的楼之后也没钱了。

兰芳前面几年手里没缺过钱,没想到有一天还能给百来台缝纫机需要的资金给难住,顾若也没想到,临到头了还能被资金卡住。

看兰芳每天为了钱的事发愁,她也急得很,就在她着急上火的时候,孟添给她拿回来六万块钱,说是加工厂那边的分账。

另外她们厂子需要的缝纫机也有着落了。

孟添之前给她买的那台瑕疵缝纫机那个房主他媳妇是缝纫机厂的生产主任,他去找了趟人,人告诉他,他们厂子如今正在生产工业需要的缝纫机,因为刚试生产阶段,报废品也出来不少,要是内衣厂不嫌弃瑕疵品,可以省下一大笔钱。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