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0100(第35页)
礼部尚书尚还没开口,徐志这个新上任的大内总管就自己站起来,笑道:“王爷说了,他登基跟您受封是同一日,您去了他才能登基。”
周祈掌控洛阳后的第二天,召来满朝文武上朝,满朝文武跪请祁王登基。
祁王当时说:天下是他和王妃的天下,王妃一日不来,他就一日不登基。
国不可一日无君,也不可一日无后。
朝廷官员哪里敢跟祁王讨价还价,这不,日夜赶路来松江城接驾,明儿就出发往洛阳去,一定要赶在正月初八前到洛阳。
钦天监监正有言:正月初八乃诸星下界庆贺人皇的好日子,这日登基乃是大吉之日。
皇室车驾进松江城,得到消息的百姓欢喜地奔走相告,他们松江城竟也出皇帝皇后了,松江城真是一块宝地。
杜氏听到消息后,在屋里大哭一场,拉着顾稳不停道:“总算不用再操心了,安安眼光好,祁王没有负她。”
顾稳又是欣慰又是叹气,尘归尘土归土,以前的事归以前,以后谁又说得清?
登上皇位的祁王就是皇帝了,再不是以前的他了。
“哎,你这人叹什么气,快说句高兴话叫我听听。”
顾稳笑道:“恭喜你啊,从此以后,你就是皇后之母,皇帝的岳母,太子的外祖母了!”
杜氏放声大笑,她可是生了个好女儿啊。
这一路坎坷波折,总算都熬过去了。
第99章入京都困境
去洛阳之事虽然着急,但因顾佑安早有准备,倒也不算忙乱,要跟着一起走的管事侍卫奴才等,当天下午就准备好行装,明日一早便出发。
要跟着王妃去洛阳的官员也收拾了个大概,纵使家大业大一时半会儿走不成的也没关系,主人家先走,留下信得过的奴仆慢慢收拾,等到明年开春后再去洛阳也成。
苏家这样的人家可急可不急,苏光跟夫人说:“咱们家既要回去,那就跟着王妃的车驾一起走,日夜兼程赶路累点不算什么,咱们总要见证王爷的登基大典。”
陆夫人也是这个意思:“咱们先走,叫管家留下处理一干事宜,明年再去京都。”
陆夫人回头看看一家子住了十多年的宅子,叹道:“就像你说的,松江城也挺好,这里的冬天真是清静。”
等去了洛阳,那里的人都是天生一副势利眼,捧高踩低的,乌烟瘴气的,想静心都难。
苏光笑了声:“先去看看王爷的登基大典,后头若是在洛阳住得不顺心,咱们再回来就是。想当年流
放路走得多艰难呐,你不想再走一遭?”
陆夫人不雅地翻了白眼:“不想,这一辈子走一回就够了。以后就是要再回来,也不走山海关,咱们坐船到东山港或是东辽城,舒坦地慢慢回来,我一个老太太,为难自己做甚?”
苏光放声大笑,听自家夫人自称老太太还挺新鲜的。
苏家这样的选择分两拨走的是大部分人家,顾家一家子肯定要一拨过去的。段氏安排好明日要走的车马等,又吩咐各院管事仔细打包行李,随后才去公婆屋里请安。
杜氏道:“明日一早就要走了,以后再回来就不容易了,趁这时还没天黑,你家去看看你爹娘吧,不着急回来,陪他们用了晚食再回。”
一向很有分寸,不怎么跟儿媳妇说话的顾稳道:“你跟你爹说,不要太心重,到底是亲家,以后段家子孙有出息了,尽管去洛阳找我们。别的帮不了,至少能护一护,不叫别人欺负了他们。”
段氏眼眶一红,哽咽着点点头:“多谢爹娘。”
“快去吧。”
“哎。”
段氏回自己院里,选了一箱子要给爹娘的东西,把三个儿女都带上,即刻出发去段家。
马车上,段夫人交代他们:“这次一走就不知道什么时候回来了,你们去段家不许摆脸色,不许胡说惹外母他们不高兴,可知道?”
宁宁和阿行都是听得懂话的年纪了,也不想叫娘为难,都点头答应。
阿阳歪头哼哼:“不想去段六郎家,我想去姑姑家,阿元说了,明儿叫我坐他的大车,可宽敞了,可以在车里打滚。”
“阿阳,以后再不许这样了。”
“不许哪样?”
段氏耐心跟小儿子道:“以后去了洛阳,你姑父姑姑和阿元是君,咱们是臣,你要尊敬他们,不可胡闹,特别是当着外人的面。”
阿阳问:“背着人就可以胡闹吗?”
宁宁抱着小弟弟,笑道:“当着外人的面是君臣,背着人咱们就是一家人嘛,当然是以前怎么样以后还怎么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