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080(第43页)
胡菖蒲点点头:“多了三千多斤。今年气候好,松江城人口增多了些,愿意上山采药的人又多了些,所以量才大了些。”
“按你估计,明年产量还会再多些?”
“这话我可不敢说,谁也不知道明年是个什么情况。”
胡家虽在山上住着,松江城这几个月里发生的事他还是清楚的,祁王府跟朝廷的恩怨难解难分,药材这门生意往后怎么做还有得说道。
“我听说你家要建库房?明知道情况不好,还投那么大本钱做甚?”
胡菖蒲笑了笑没作声。
韩掌柜放下药材单子,笑道:“有些话我不好跟你说,你需得去问王妃去,不过有一件事我可以明白告诉你,只要你能弄来药材,多少药材我们都销得出去。”
“哦?”
韩掌柜道:“多余的话我就不跟你说,你和弟妹留下吧,今儿就在药行用午食,休息休息下午去见王妃。”
韩掌柜还有事要办,胡菖蒲不算外人,该说的说完了他也就不陪着了。
韩掌柜起身走时忍不住捏捏他儿子的小胖腿,笑道:“把你家大郎也带去见王妃,王妃还没见过你家大郎,这头一回见,怎么也得给点见面礼不是?”
韩掌柜笑着走了,一直没说话的应氏小声跟夫君说:“这位韩掌柜算起来该是跟我们叔伯是一辈的,他跟你说话倒像是平辈。”
胡菖蒲笑着道:“这么个,也算是沾了祁王妃的光。”
那会祁王妃还是顾掌柜,当初她初来乍到做
生意,把一众药材行当里的掌柜们压服了,她虽年纪轻轻,旁人见了也要尊敬地称呼一句顾掌柜。
“当初顾掌柜跟韩掌柜他们平辈论交,我跟顾掌柜也是平辈论交,天长日久相处下来,韩掌柜他们也没拿我当小辈看待。”
应氏期待道:“一直听家里人说那位如何如何聪明,我都还没见过呢。”
当日他们夫妻成婚那日,应氏全程盖着红盖头,隔天她拜见完公婆长辈等,那会儿人早就走了。
后来,夫君几次下山见顾掌柜,又听说顾掌柜成了祁王妃,胡家人去参加了喜宴,她怀孕不好出门,一直没机会得见。
“不用心急,下午你就能见到了。”
儿子挣扎着甩着小胖腿,哼哼哈哈冲他娘要抱抱,胡菖蒲拍儿子屁股:“乖着些,别闹你娘。”
应氏伸手笑道:“我抱吧,今儿从出门到现在一直是你抱着他,你肯定累了。”
胡菖蒲不给,道:“小胖子太重了,累着你的手谁帮我写药材单子?”
应氏笑道:“叫旁人写啊。”
“他们不如你写得好。”
胡菖蒲嘴上不承认心疼媳妇儿,只在行动上表示。应氏笑弯了眼。
自她从岭南跋山涉水好几个月嫁来关外后,应氏每日都是笑着的,日子过得顺心顺意,跟夫君的感情渐渐深厚,如今还有了孩子,出嫁前的忐忑不安全都烟消云散了。
应氏自己很久没想起娘家的事了,所以当祁王妃问起她娘家,问起岭南那边药行的事,应氏愣了一瞬,随后才道:“我离家两年多了,早不知道家里的事了。”
“我听说岭南那边最有名的药行有应、张、谢、陈四家?”顾佑安又换了个问法。
应氏道:“我出嫁之前确实是这四家药行名声最大,但是应家却排不到头名,排在头名的是谢家人,谢家在岭南的药铺是最多的。”
“谢家药铺虽多,走的是镇南大都督家的路子,若是刨除谢家往军队里卖的那些药材,谢家的买卖做得并不如你家大。”
应氏没想到祁王妃一个从来没去过岭南的人,竟对岭南药行的四大家族这样了解。
应氏道:“应家也就是占了个采药的便宜,不像其他三家要跟采药人买药,时时担心药农涨价,被药农辖制。”
胡菖蒲笑着接话道:“王妃娘娘,您听听,人家岭南那边的药农都能辖制药商,我们胡家都是听您号令,日常都是你说怎么办就怎么办。”
顾佑安笑瞥他一眼:“你说这话,是说本王妃亏待你们了?”
“哈哈哈,这话我可不敢说,要不家去叫我祖父知道了,非得骂我几句不知好歹。”
顾佑安笑道:“我也有些日子没见到你祖父了,他可好?”
“他老人家身子硬朗得很,今年我家采买了许多木材,等家里这一批药材卖完,我家要准备建新库房,这事儿都是我祖父在盯着。”胡菖蒲跟韩掌柜不说实话,跟顾佑安倒是肯说了。
“恭喜!”
胡菖蒲笑着道:“我祖父等这一天等很多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