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40(第15页)
边昼坐在长椅上,低头看着鞋子:“你在咖啡店里听到多少?”
沈校予感觉自己像是在演一出被反派逼迫下苟且求生的小人物的大戏:“就听见你说谢师宴那天你哥杀了你妈,别的什么都没听见。”
她就差脱口而出,饶命别杀她。
他点了点头,像是满意:“我决定出国但我妈不会允许的,所以我和我哥两个人都说要出国,等我妈接受不了后,我哥再作势说他不出国,让我妈也退一步接受我出国。和我们想的一样,我妈先是发火不同意,家里剑拔弩张了好几天,我哥去讲和,最后我妈同意了。那天正好是谢师宴,我哥在我出门前告诉我说妈妈同意了,结果谢师宴吃到一半,我接到电话,我哥说他杀了人,他杀了我们的妈妈,他在电话那头和我道歉,叫我报警。”
沈校予把这么一大段话放进脑子里反反复复确认了两遍是自己听见的中文后,她微张着下巴,惊讶得有些不知所措。
“怎么会进行到那一步啊?”沈校予不能理解。
边昼之前也不能理解,直到今天见了应拭雪,她去精神病院采访过邬薇春。
边昼也没有想到边旭没有答应和他见面,但是允许了应拭雪的探监。
“逃离”是边旭人生为之努力的最大动力之一。
逃离邬薇春。
可在父母离异后,在他发现邬薇春自杀后他出于孝顺而许诺这辈子一定会让邬薇春幸福开心,他一定会好好养老孝敬她时,就注定不会成功。
在得知邬薇春在原生家庭里受到漠视和不在意时,边城也说过同样的话“这辈子不会辜负她,不会让她受委屈”,而他最后去了美国,抛妻弃子。
她的人生就是一次次被丢下,而她发现儿子是最好掌握的,因为他孝顺。
高中住宿变成走读,她折磨自己每天起早贪黑接送给他做饭,给自己一大堆不必要的辛苦,然后自我满足自我感动地告诉边旭,她做得一切都是为了他,她是为他而活的。
拳拳母爱并不温柔,而是扎进边旭身体里细小的刺。
大学他终于可以喘一口气,他考去了一千多公里外的首府大学,虽然他仍然需要每天雷打不动地在晚上八点准时给邬薇春打电话叙说自己一天所做的事情,可勒住他脖子的细线终究还是因为距离过远而松动,给了他片刻喘息的机会。
他计划后续再出国,一切都开始井然有序地进行,直到大三回家,邬薇春在得知他的出国计划后,一言不发,只是在第二天云淡风轻地提议让边昼走读。
这代表了什么,边旭心里清楚。
那是他在父母离异后第一次顶撞违逆邬薇春,他强硬地要求边昼必须住宿。
然后藏起了自己的出国申请表,之后只字未提。
邬薇春很满意,可她自己也做过孩子,她明白边旭不是最听话,只是最心疼弟弟,最孝顺她而已。
她怎么会不知道小儿子要出国这件事大儿子是鼎力支持的呢。
可她没有想到自己松口后,居然在小儿子的房间里看见了那张写着边城邮箱和手机号的纸条。
生物竞赛、前夫的联系方式、出国……
每一个单独拿出来都能刺激到邬薇春的事件组合在一起,她歇斯底里地尖叫摔物。
她质问听见动静过来的边旭是不是一早就和边城联系上了,是不是边城要把他们两个都从她身边抢走?
沈校予抬手,将一只蚊子拍死在自己大腿上,因为听八卦她都忽略了蚊虫叮咬的痛感和痒意。
边昼声调平静,可说出口的每一个字都仿佛是一块有着锋利尖角的石子,划破柔软的喉管,字字泣血。
四周已经变得漆黑,乘凉的老人们摇着蒲扇回家,沈校予渐渐有些看不清他。
听他讲得这些,沈校予不受控制地起了一身的鸡皮疙瘩。
她缓缓伸手,掌心贴在她想象中边昼的后背上:“别说了。”
黑暗中的人问:“你害怕了?”
沈校予摇头,不是害怕,她有点难言的心疼,心疼他。
“其实……你应该能猜到吧,就是……我喜欢你。”
沈校予听罢像是触电一样收回了安慰他时轻抚他后背的手,尴尬地笑了两声:“完全猜不到。”
方才还悲伤的情绪好像更浓了,又好像荡然无存。
边昼蹙眉:“我不喜欢你,我给你生物复习资料干嘛?我不喜欢你收藏你照片做什么?”
“好吧,也不能说是完全猜不到。”沈校予想着那些事,突然反应过来,“所以我谢师宴和你表白的时候你一脸惊恐地跑开不是因为你被我吓到的是因为你家出了那些事?”
然而她没得到答案,一只手兀得抓住她的手腕,他五指用力:“你和我表白了?”
“你不知道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