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第4页)
……
西夏,兴庆府,国相府后花园。
国相府乃是兴庆府城内除了皇宫之外占地最大的建筑,广达百余亩,后花园之内更是奇花异草争奇斗艳,更有碧波荡漾,亭台楼阁,十分奢华壮丽。
此处自梁乙埋时代开始,便是隐秘所在,每有不欲为外人知的阴私事,多在此商议。
自梁乙逋之后,又多造密室机关,更显得神秘莫测。
西夏自凉诈以来,外戚担任国相便是司空见惯。凉诈时没藏讹庞便为国相,把持朝政,其女没藏氏为皇后,权倾一时。
后来没藏讹庞的媳妇梁氏与凉诈通奸,揭发没藏讹庞谋反,凉诈诛杀没藏氏满门,梁氏被立为新后,梁乙埋成为国相府的新主人,梁家踏着没藏家的尸骨有了现在的地位。
直到现在二代梁氏秉政,国相府一直是西夏真正的权力中心。
而现在,这个权力中心只怕是有些名不副实了。
后花园中五步一岗,十步一哨尽是府内的家将亲兵,戒备之严便是苍蝇也飞不进来。
自从梁太后活着从战场返回兴庆府之后,国相府内的警戒等级便提高到了最高等级,梁乙逋下了严令,凡是敢怠乎职守者,满门皆杀。
在此严令之下,每个人都是提心吊胆,生怕触了他的霉头惹来杀身之祸。
西夏国内的权力斗争,此时已经快要摆到台面上了。
自环州大败之后,梁太后虽然逃回国内,但是威信大跌。
地方上不少实力派对她的态度又变得模糊起来,而梁乙逋在军中党羽众多,趁机拉拢这些将领,也颇有些大部酋长对梁乙逋的拉拢表示出了兴趣。
那一段时间梁乙逋趁机将梁氏族中忠于自己的一些人安插进了要害位置,而梁太后只能隐忍。
梁乙逋一派的人得意忘形,自以为大局已定,在朝廷地方上张扬横行,一时国内之人侧目。
但是之后等梁太后慢慢缓过手来之后,梁乙逋的日子就变得难过了。
这位小梁太后虽然没有她姑姑老梁太后那样的军略才能与杀伐果决,但是权谋之术却是一点不差。
不论形势如何恶劣,但就是死抓着兴庆府的兵权不放。
西夏的政治斗争最终都是要靠武力作后盾,所以只要能抓住兵权,再加上手中还掌握着干顺这个大义名分,她就能笑到最后。
当年她的姑姑就是靠着这一手,才能始终稳如泰山。
掌握兵权之外,她重用梁乙逋的政敌,同时想方设法削夺梁乙逋的权力,朝廷之内亲附梁乙逋的大臣,陆续遭到罢免,同时全力同梁乙逋争夺军中实力派将领和大部落酋长的支持。
这些人要么等着看梁氏内讧的笑话,要么便向梁太后效忠,就是那些平日亲附梁氏的势力,现在眼见梁氏分裂,也开始投向梁太后一方,必经梁太后乃是夏主亲母,拥有干顺这个大义的君主名分。
梁乙埋便是位及人臣的国相,也是臣子的名分。
从前梁乙逋还不是国相的时候,他父亲梁乙埋的权势堪称一手遮天,他那时并不知道他们梁氏的权力来自于李家,来源于掌握着秉常的老梁太后。
只有通过夏主的名义,他们梁氏才能掌握天下大权。
他只是以为这一切都是理所应当,国相就是权力的象征。
只要成了国相,就理所当然拥有一切权力。
当然以他这种粗鄙之人,从没想过如果国相是权力的象征,那还要国王干什么?
而现在他知道了,一旦他失去这个大义的名分,他的权力枯萎的速度多么惊人。
什么国相,没了王权的认可,一文不值。
兴庆府的军权,全在梁太后手里。
叶勃埋死后,他的副将撒辰给提拔为新的翔庆军司都统军兼领兴庆府卫军,此人同样也是梁太后心腹。整个国都,牢牢控制在梁太后手中。
而地方监军司的势力,只听从来自兴庆府的命令。
现在他唯一能做的就是拿着环州之败大做文章,竭力和梁太后争夺军中将领的支持。
只要让他们知道梁太后这个妇人不配当统帅,自己还是有希望扳回局面。
而且军中还有一些自己的死党掌握着要职,但是看现在的形势,如果不采取更有力的措施,这些人如果看不到跟随自己的希望何在,这些“死党”迟早也要改头换面投靠新主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