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第29章(第1页)

章节目录保存书签

这个院子小,后面的喊叫柳乐也听见了,但她并未留神,只是听到计晴的哭声更觉恻然,心想她父亲身上不好,母亲亦是强撑着,两个哥哥都入了狱,她也是个向来倍受娇宠的年轻女孩儿,如何受得了这些?谁知计晴竟这般诬赖人,柳乐气怔了:「她怎能这样说?」

「气不过罢了。」巧莺哼道,「要是换成她,肯定又有另一套话,假若王爷向她提亲,还不把她美死。——都不用细想,谁都知道王爷最近才病愈出来走动,那时姑娘都嫁过来了,整日被计太太关在屋里做活,哪儿招惹王爷去?再往前,王爷病了两年,更没影了。真是的,八竿子打不着的事也往一起拉扯,怨谁也怨不着姑娘啊。要不是计太太喝住她,我当场进去给她两个大嘴巴,姑娘家说那种话也不嫌臊!更可笑的还在后头——她非逼着计太太写休书,不然就要撞墙,我才不信她真敢撞。」

「休就休吧,我不在乎。」柳乐冷笑。

「不是,凡事总得讲个道理,姑娘又没过错。」巧莺不服道,「姑娘是没听到计姑娘说什么——她说姑娘见一个爱一个,嫁过来前就和人有首尾,要把这事告诉王爷知道。」

柳乐气得手脚冰凉:「让她告诉去,我巴不得呢。只有她把什么狗屁王爷当个宝,我才不稀罕。」

「她就真告诉了,王爷也不会计较,看她不气死。」

「我计较!什么嫁过来前和人——她就是说我和禹……凭什么这样说?」

巧莺看柳乐气得狠了,后悔不该提这话,索性明亮亮说破:「就是说姑娘和禹大相公,计二爷都知道得清清楚楚,真有事,轮到她说?咱们理她呢。」又打岔道,「姑娘赶紧回家吧,别在这儿耽搁了,还有老爷太太那一关。姑娘看看哪些东西带着,我这就收拾去。」

「是该赶快回去。」柳乐站起来,「不知道他们把文书写好没有?」

「他们不会真的把姑娘……那可不好听。」巧莺担心道。

「不怕,不管是哪样,给了我我就走。除了衣裳丶随身东西,剩下的都不必带——宁可少,别拿多了。有几件衣裳是后来裁的,你拣出来送给陈嬷嬷吧。」

「我晓得,姑娘,谁稀罕她家里的东西,都留给她好了。不过——」巧莺停了停,假作紧张,却是开个玩笑,「姑娘总会带上我吧?」

「那当然。我从家里带了你来,也带你回去,只是这回……你别去王府了,以后你就跟着二姑娘。」

巧莺急了:「本来我起过誓,水里火里都跟随姑娘,谁知现在姑娘去王府享富贵,却不要我了。」说着掉下眼泪。

两人相伴已有七丶八年,巧莺比柳乐大一岁,该稳重时稳重,能像姐姐般规劝丶安慰柳乐;但她到底也是个年轻姑娘,和柳乐在一处,忘记主仆之分,笑笑闹闹的时候占了大半,甚至还可能拌拌嘴。

柳乐只是怕王府里规矩太严,连累巧莺也受人欺负,才说不让她去,哪里是真舍得她离开。这时她见巧莺流泪,眼里和心里都是一热,爽性说:「好,就带你去。回头不喜欢了,可也不准走——那时候别赖我。」

「怎么不喜欢,不见得我就混不上个女官当当。」

两人相视一笑,再不提要分开的话。

快到中午时,柳乐来到董素娥屋子,董素娥默默将和离书给她。柳乐没多看,在上面签了名画了押,起身向前公婆作辞,本还要磕个头,计衔山和董素娥坚决不敢受,也就罢了。

第26章王爷也十分同情晨大哥,愿为他设法。

柳乐又回到了柳家待嫁。

她的父亲柳掌奇祖籍湖南,出身小乡绅之家,家中虽非大富,颇过得去。他闲来不大出门,只喜欢读几本书,娶妻之后,因妻子江岚幼时随家人在京城待过几年,常说起金陵风物,便动心想去看看。适逢江岚怀了身孕,故一直动身不得,待得了头,更不舍与妻儿分开。江岚玩笑说:「正好到了乡试之年,你不若去考一考,若中不了,就安心在家陪我,若中了,明年会试正好上京,权作玩一趟。横竖家里有这么些帮手,我又不劳累,你也不必怕人说你不务正业。」

柳掌奇本是个生员,家离省城不远,听了妻子的话,遂也玩笑着下场去试试,谁知不费吹灰之力中了,翌年上京城赶考,一路取了进士,授了部属。他确实喜欢京城的烟雨风流,于是卖掉家乡田地,在京里置了屋舍,将一家老小都搬过来。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