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章(第2页)
「没有,他们不许,说怕有同党通了消息,而且连家夫的兄长也被关了,我公公因此事气得病了,这才例许在家调治,不然也要收在监牢。」
「这实在太不合道理。」谢音徵蹙起眉,想了一会儿,「这事我确实听到过,但所知不详细。既然那一万两银子是后面才找到的,且来处还存疑,那先前是何人状告计大人,又是凭何证据呢?」
柳乐悲愤道:「至今还不知证物何在,我不服气亦在此处。整件事连我们也都是朦朦胧胧,我把我所知的告诉姐姐:家夫在工部一向研究水利工程等事,他绘有一套水坝图,为此得了这件在黄河上建坝的差事。
「家夫向我说过,水坝建造工程浩大,先前准备了很久,各项事宜皆有专人负责,大都是当地官员;而家夫的差事是交代他们按照图纸建造,家夫说他在那边一人不认识,所以临去前还有些忐忑,怕不好交道,耽延公事。不过从寄回的家书看,似乎并未遇到头疼难办之事。
「工程首期必要的事结束后,家夫便归京了,派去接替他的是工部的王大人。家夫离开后,王大人发现工程用料不足,找出几个担干系的人,他们却咬定是家夫知情并授意的,因此,后续又有私采铁矿私通外邦等罪名也都落在了家夫头上——不说其它,单只工程材料一事,查证不难,只要把图纸丶用料清单一一比列,计算出来若是对不上,又有家夫押字,便不是撰造,可算是由他授意。岂能没有真凭实据,只靠嘴说?
「如今且不明是否查访得实,只知道先是把家夫下在大理寺监牢,等待人证到齐当堂对质,最近听说相关人已从荥阳押解到京,家夫被转到刑部监牢关押,要由刑部审讯。只要能公道审案,不管哪里审都行,可是偏偏这时候又冒出了一万两银子,我认为是有人故意趁审案之先栽赃,意图混淆视听,干扰审讯。而官府又始终是支支吾吾,我怕中间有不公道处,我想,黄大人或许……」
谢音徵一边听,一边思索,突然间脸色一变,打断道:「你觉得其中有冤情,要向黄……要向家夫申诉?」
柳乐说:「案件未结,我也不好说有没有冤,只是怕等到判出结果再申诉就太晚了,况我们不懂官府行事规则,现在全无一个头绪,我想黄大人在都察院,或许知道此案,因此冒昧来求告。」
谢音徵黯然摇了摇头:「家夫的公事从不向我说,他也不愿我过问,这件案子在都察院是不是分给他管我都不清楚。其实我在家里,并说不上话,不过即使我去,或者任何人请求他,恐怕都没用。家夫眼里是不认得人的,他只按自己的想法做事。」
她说着,看见柳乐神情,忙又道:「我试一试,我先问问他,要他知晓此事。若是在别人那儿办,请他和人家说一句,若就在他手上,他是会秉公处理的,要他多多留心一下总不为错。我想这样多少也有些用吧。」
柳乐本已失望,听见这话却是意外之想,感激万分地说:「只要黄大人从旁问一句,他们知道,必不敢乱做手脚,这便是帮了大忙了。」
「你先别太——你先别太着急,等家夫回来,我看他心绪好时对他讲。不过,万一他不听,还得另想个办法……」谢音徵凝眸沉思,忽地站起身,眼睛闪闪发亮,「我知道有个人,应该能帮上忙。」她顿了下,颊上现出一团激动的红晕,「你大概不识得他,这样,我这就写一封信,你带去给他。」
话刚说到这里,一位婆子推门进来,嗓音洪亮地说:「夫人怎么来这里了?快回去吧,等下老太太问起来,我没话答。」
柳乐见她有些年纪了,穿戴不凡,心想她必是上回谢音徵说过丶也是刚才丫环口里提到的那位封嬷嬷,忙起身。
谢音徵的脸先是变得雪白,跟着一下子涨得通红,「我刚才回过老太太,说我坐得身上乏了,要出来走一走,她也没有不许我,嬷嬷不用这么着急来催。」
「那夫人来下人房间做什么?我陪夫人走走。」婆子伸出手,作势去扶谢音徵。
「封嬷嬷!」谢音徵喊了一句,咬住下嘴唇,「我这里有客人说话,你先出去罢。」
「今天不是会客日子,哪来的客人?怕是来求情的吧。」封嬷嬷斜瞟了柳乐几眼,「真有冤屈自然敢往衙门去投状子,何必来家里说。谁不知夫人心软,不论好歹且都答应下,人家拿住夫人的话,出门只说是老爷的令,搞不好,带累老爷一世的清名。」
柳乐便知刚才的话都被她偷听了去,可也看出这位嬷嬷在黄家地位非同一般,且也不敢拿出银子来买她,何况那一点碎银子,人家未必瞧得上,只得忍下气,笑言道:「嬷嬷别多心,我确实家里有点儿事,与你们夫人抱怨了几句,只是说说闲话的意思,出门后自然一字不敢乱提。我本也不是要今日来的,碰巧走来这边,却忘了日子,就进来了。如若黄大人见怪,还望嬷嬷替我周全,乞大人见谅。」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