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议(第2页)
“妈,爸呢?”
屋里就赵敏在,余序洲放下包,倒了杯水咕噜咕噜喝完,喉头总算不是那么干涩。
赵婷把衣服放下后,当真拿了拖把出来把门口重新拖了两回,没表情应道:“在楼下操场走圈,你回来时没看到?”
“没。”
估计是太着急没注意。
余序洲见赵敏情绪还行,正犹豫着要不要主动问大哥的事情,陈慧柔就回来了。赵婷杵着拖把站在门口,陈慧柔叫人后自觉换鞋,转头看见余序洲包还放在沙发上,看样子也是刚回来。
“你今天好像回来得比较早?”
“下课后没学生问问题,我就直接走了。”
余序洲上前接过陈慧柔的包,里面装着周末要批改的习题卷子,沉甸甸一袋。他借机小声问:“大哥的事,怎么样了?”
“进去再说。”
陈慧柔换了身衣服就去张罗做饭,余序洲卷起袖子在旁边打下手。
“大哥昨天来了,和妈单独说了会话,聊些什么我不清楚,但我和大哥说了,等你回来再去他家坐一坐,兄弟俩聊聊看以后怎么办。”
陈慧柔瞥了眼屋外,担心赵婷在客厅偷听,就凑近了低声问:“我听妈的意思,是还想让大哥回去教书,但大哥不这么想。你家当年对大哥转行这事,都是什么态度啊?”
“什么态度,之前不是和你说过了吗?工资翻倍,家里人举双手赞成。”
余序洲择菜,手法糙得很,陈慧柔边聊还得边捡回来一些,到最后不耐烦地将他推离这个择菜岗,发配去洗鱼。
“既然当初没持反对意见,现在为什么要埋怨发火,人不能总事后诸葛亮吧。”
陈慧柔想起昨天家里的氛围,还以为当初余光亮夫妇是劝过不成,所以才恨铁不成钢。想想也是,这家子做事,从来都是只想占便宜不想吃亏。
“大哥有主观意识和判断,自己能做得了主。要我说,妈就得跟爸一样,多出去走走散散心,别被这事给困着。”
两天了,赵敏家门都没出,生怕街坊四邻问起余序南的事。现在下岗都成了热门话题,家家户户都在聊——
谁谁家里人下岗了,谁谁没工作了。
赵敏就怕别人问到她身上来,支吾着难以启齿。
陈慧柔:“我今天回了趟娘家,我妈说巷子昨晚不是叹息声就是哭声,很多人在厂里工作生活了大半辈子,有的三代都是厂职工,现如今是真寒心了。”
她拧开火,把锅放上,抓了一把切好的葱姜塞进鱼肚子里放下锅煮,等差不多要熟了才添酱油进去。
“县里的厂子都在转型,有的形势见好,有的日落西山,真是一时一时的风景。”
余序洲听得眉头紧皱,洗干净手准备出去摆饭桌,顺便催促道:“你煮快点,吃完饭我去趟大哥家。”
“我跟你一块去。”
余序南家在河南石西路,是落地厝而非小楼房,结婚时加盖了一层,楼上住着余序南夫妇,楼下是铺面跟主厅。余稚乔搬过来后,他们又把主厅隔出一个能放得下单人床的小房间,也就四平米左右。
白天妻子黄蕾在铺面做点小生意,卖甜品和潮汕小吃,怀孕后月份大了不方便,就把铺面租给了隔壁卖凉茶。
余序洲和陈慧柔饭后骑车过来,路上买了些水果,到了正好遇上凉茶老板准备收摊,余序洲赶紧要了瓶清热祛火的癍痧。
“你要不要?”
余序洲回头问陈慧柔,陈慧柔张望了眼摊位:“沙参玉竹还有吗?要不杏仁茶也行。”
老板拿出几个新一次性杯子给他们装:“沙参玉竹卖光了,杏仁茶还有。”
余序洲要了四杯拎进屋,正好一人一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