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6章(第1页)
服装百货的客源也稳定下来,开创了苏阮自己的品牌。
第二年。
杂交水稻与杂交棉花,开始规范种植,但距离量产还有段距离。
医院的研究设备不断升级,那五个学生也学会如何做实验,写论文,但距离发表有用论文,依然还有一段距离。
许曼娘真正放了脚,凭藉着大毅力,开始走向了不同的地方,进行地形地质探查工作。
苏阮化名「秋瑾」,创发《青年妇女报》,尽量最平实的大白话,逐渐唤起更多女性们的思想。
第124章我是你子欲养而亲不待的妈啊(27)
第三年。
苏阮又在临近城市,再建了一所洋淮女子学校。
并且和谢屿合谋,开始与北方的炼钢厂合作,为后面的铁路建设做准备。
水稻与棉花开始批量种植,收获颇丰。
医院的研究论文终于发表出来,逐渐引起国内外的关注。
苏阮接到了很多大学的讲课邀请,每天都在火车的颠簸中,游遍了祖国的大江南北。
宛如漂泊的一片云。
第四年。
苏阮的女子学校建成了五所,又被拆分为了成人女子学校,与普通的中小学。
铁路的建设,也为临近城市增加更多的工作机会,经济逐渐交互繁荣。
苏阮改良了蒸汽火车,行进速度与载货量大幅提升,但是对煤的消耗却不增反减。
水稻与棉花的产量,解决了饥寒交迫的底层问题。
金陵十字医院的名声,逐渐响彻国外。
苏阮的名字也开始传入国内每个权贵的名字。
第五年。
苏阮为谢屿研究出了更具杀伤力丶也更易量产的冲锋枪。
她暗中挑选有用的人才,在暗处建立了学习情报获取和武器制造的特殊班底。
三个月后,苏阮遭遇暗杀,养伤半年。
第六年。
苏阮提议挤掉原来的银行,建立一家完全由自己国人掌控的银行。
这个提议,让一向大胆的谢屿,也不免惊骇。
「你不怕死吗?」
谢屿咬着一根从苏鹰手里拿来的棒棒糖,有些生气地问道。
「你知道现在的这些银行,背后究竟有多少国外资产公司在控制吗?你敢挤掉他们,不怕他们杀了你吗?」
苏阮抿了抿唇,道:「那也不能让他们再在这片土地上恣意妄为了。」
谢屿劝说道:「路要一步步地走,饭要一口口地吃,我们慢慢来,不让他们这么早发现,难道不行吗?」
「没那么多时间了。」
苏阮的气色不太好,稍显疲惫,胸口隐隐作痛。
半年前的暗杀,那颗子弹打入她的胸口,差一点就射穿她的心脏。
虽然侥幸捡回一条命,但她的身体健康彻底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