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章(第1页)
永王带着妹妹先一步走过去,三岁的小皇子一颠一颠地跟在后面,众人皆慈爱地笑着,除了赵濯灵和楚昭仪。
太后拥着三个孩子,喂他们点心,“好吃吗?”
小童们连连点头,“孙儿谢谢祖母。”
“真是好孩子。”她轻轻抚摸小孙子的头,温柔得和天下任何一个寻常老妇无异。
“刘才人,你把二郎养得很好,前几日,皇后对圣人说给你晋位,圣人答应了。”
末座的年轻女子连忙谢恩,“妾谢圣人和皇后隆恩。”
杨皇后端柔一笑,“这是你应得的。”
太后却叹气,“我常常羡慕你们,可以亲自抚养自己的孩子,圣人一出世就被抱走了,我睁开眼就没看到他。崇宣帝有九个孩子,活下来的只有三子一女,没一个生母养大的。”
“母亲不必伤怀,圣人虽非长于母亲之手,但对母亲孝心深厚。”杨皇后长得温柔,说话也温柔,听得人如沐春风。
太后颔首,“圣人仁慈,上苍却吝于降福,而立之年,只有两子一女,莫说和官宦大族比,连寻常百姓都不如啊。”
杨皇后闻言俯首请罪,“是妾无能,未助天家开枝散叶。”
“你已经够大方了,”老妇安慰道:“生儿育女,掌管后宫,接纳新人,样样得宜。”
赵濯灵听这婆媳俩互相恭维,心中不耐,又不敢表露,只抿了抿嘴。
楚昭仪轻勾着嘴角,敛眸视地。
太后饮了口酪,看向赵濯灵,“贵妃,你深受皇恩,当一心侍奉圣人,早日怀上龙胎,方不负陛下和皇后爱护之心。”
赵濯灵淡淡答“是”。
王氏见她不动如山丶惜字如金的模样,气不打一处来,再不搭理她,只顾着和其他人说话。
赵濯灵的下半身几乎麻透了。以往,议政也好,闲聊也罢,除了十分庄重的场合,只需趺坐,再不济还有隐囊靠着,再加上胡桌胡椅渐渐普及,很少跪坐这么久,早已不堪忍受。这几日因为李盈夜夜在侧,也没睡好,听着她们闲话,阵阵困意袭来,竟然眯眼打起盹来。
杨皇后轻轻咳了几声,她浑然不觉。
“荒唐!”太后拔高声调,三个孩子吓得一哆嗦。
赵濯灵打了个激灵,坐直了身子。
王氏怒问:“贵妃从前在延英殿奏对时也这般无礼吗?”
“请太后恕罪。”
“你这样竟能进王府为师,我看传道受业是假,蛊惑圣人是真。”
赵濯灵明知太后今日要立威,便按下怒火,不予理睬,只低头认错。
杨皇后温声劝道:“母亲息怒,想必贵妃这几日十分疲惫,不如让她早些回去歇息。”
太后从鼻孔哼了一声,并不表态,而是端起碗。
永王依过去小声撒娇:“祖母,您仁慈雅量,就原谅贵妃吧,贵妃初入后宫,以后一定不会再这样了。”
老妇摸了摸孙儿的头,对座下说:“今日看在永王的面上,不和你计较,时辰也不早了,你们都回去吧。”
“谢太后。”众人齐齐行礼告退。
满儿眼疾手快地托住赵濯灵,扶着她慢慢走出去。
出了殿门,杨皇后经过赵濯灵身边时,宽慰地拍了拍她的手,赵濯灵回以感激一笑。
见皇后上了步辇,楚昭仪转向赵濯灵,亲热道:“妾闻贵妃擅音律辞赋,您写的《烂柯山》上演后,妾看了不止一次,体制新奇,感人至深,妾还问过宋西洲呢。承欢殿说近不近,说远也不远,贵妃有空不妨来妾的拾翠殿坐坐,妾有不少疑惑之处想请贵妃点拨。”
赵濯灵眉眼舒展,“早闻昭仪善歌善舞,宋娘子离京前也和我提过。我初进宫,不便走动,昭仪若不嫌弃,尽可来寻我。”
“好啊,到时候,贵妃可别嫌妾烦。”楚昭仪嗔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