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 结案(第1页)
“你还不出来吗?”唐棠回头看向人群,喊出那人的名字。
“唐宁?”
人群中骚动了片刻,就在所有人都以为她不会出现的时候,一个身穿白衣,蒙着面纱的女子竟真的走了出来。
仅从露出的眉眼与身姿来看,她和赵娘子竟十分相似。即使是第一次见她的唐棠,也丝毫不会怀疑两人的母女身份。
难怪孙四会将她错认成赵娘子。
那人跨过门槛走上前来,轻声细语地招呼道:“棠姐儿。”她眼神有些复杂,面纱下的表情让人看不真切。
唐棠朝她笑了笑,原来这就是唐宁。她没见过,只是听说了这么个名字。
钱县令比她更懵逼,毕竟一个案子审了两次,竟然还能出现新人物。
要怪,就怪他水平太次,从一开始就被赵娘子牵着鼻子走。第一次审判结束之后,因为孙四供出了赵娘子,他便理所当然地认为收买人肯定是真凶,因此从没想过去调查别人。
说难听点,就连王婶都比他更了解唐家。
唐棠之所以将目光锁定在她身上,并不是偶然。
她之所以知道这号人物,还得多谢王婶。当时是第一次升堂,钱县令在堂上说,王婶则在堂下补充。她滔滔不绝地介绍着唐家的背景,其中就曾提到过赵娘子膝下的一儿一女。
加上她在灵堂调查时的遭遇,她就知道回到现场的人必不可能是赵娘子。因为她在案发后立刻便着人清理过现场和尸体,即使当时有所遗漏,她也完全可以大大方方地回到灵堂,而不需要避人耳目。
因此,在那晚之后,唐棠这个菜鸟“探长”便展开了她毫不专业的、带着预设结果的调查。
结果第二天,她去了趟衙门,竟然真的找到了关键证据。
·
“堂下何人?”钱县令一头雾水。
唐宁回话:“小女姓唐,单字一个宁,家父唐文定,家母……”她话音一顿,若无其事地接道:“赵娘子是我的生母。”
唐宁的出现让堂内堂外都掀起不小波澜,尤其是消息灵通的王婶,被一群打听消息的人围着问个不停。倒不是她不乐意解答,只是对于这个唐二小姐,其实她知道的也不多。毕竟她既比不得嫡出、又痴傻得人尽皆知的大小姐唐棠,也不似众星捧月的独子唐承远。
甚至就连她的姓名王婶都是第一次听说。在唐家,她似乎就是个无名无姓的隐形人。
“这……唐棠?”钱县令见这案子竟朝着意料之外的方向去了,于是只好无措地将主动权交给唐棠。
唐棠等的就是这一刻,她直接问道:“妹妹怎的戴着面纱?”
“脸上有伤,不便见人。”唐宁神色不变。
“哦?怎么弄的?”
“家中狸奴所伤。”
唐棠哼笑出声,佩服她的镇定。
她随即朝立在一旁的衙役领头招了招手。
那人有些意外,伸手指了指自己:“我?”
唐棠点头。
这人便是那天在停尸房里陪同她的人,今天中午的时候他们还交谈过。
把证人请出来后,唐棠转向钱县令说道:“那日小女子去瞻仰母亲时,便是这名大哥随行,钱大人可还记得?”
钱县令当然不记得了。毕竟他只是随手指了一个无名小卒跟着,免得她捣乱而已,哪里可能还记得那人是谁?
不过这不妨碍他装模作样地点头。
“不知大哥可还留着那张布帛?”
见她提起,衙役连忙从怀里将布帛掏了出来。
“在的在的!”那日唐棠嘱咐他留下这个东西,说是很重要的线索,于是他便一直揣着,没想到真的派上了作用。
白色的布帛打开,里面包着当时唐棠从夫人指甲缝中剔出的泥状物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