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82章(第1页)
这种事就更不是海长安自家能决定的了,可胡氏也不能叫丈夫拒绝新君的委任呀,那岂不是自断前程?!
胡氏闷着头不说话,不一会儿,已经忍不住抽泣起来了。
海长安知道她心中难过,舍不得家人,不由得叹了口气,搂住她道:「若是上头要调我外放,我是无法拒绝的,但若我一直留在京中当差,你实在不愿意离开家里,也不是没有法子。」
胡氏忙抬头问:「当真?你有什么法子?!」
海长安笑笑:「死皮赖脸冲着娘撒娇就是了,娘总不会与我计较的。只要娘答应了,爹那边就一切好说。娘兴许会觉得,我是个做了官的人,也该有自己的宅子,而不是带着妻儿婢仆挤在跨院里。可我住在家里,就能用家里的地方,使唤家里的男女仆妇,比自个儿当家作主要省事多了。而且我俸禄有限,就算靠着爹娘这些年给我们的零花钱,攒得一笔私房,想在京城买房置地也依旧吃力得很。即使勉力买了宅子,又能比如今住的院子宽敞到哪里去?只怕还不如住在家里舒服。我可以去跟娘说,小石头大了,我们夫妻的银子要留着给他娶媳妇谋前程,其他的能省就尽量节省。娘断不会逼我花钱在外头买宅子的。」
如果义父义母决定出钱帮他置宅,大不了他再找藉口就是,问题不大。
至于常家,那就更不是问题了。义母总说他爹亦是家中嫡子,该得的东西不能便宜了旁人,可他是真的不在乎。他爹当年离家前往长安时,就对家人死了心,珍视的东西一件都没留下,全都带着上了路。他这里不缺爹娘至亲的遗物,有的是念想,至于那些浮财,根本不算什么。他不可能为了这些东西,被常家人拿捏住的。
况且如今常家分崩离析,嫡支被卷入纪王谋逆案,祖孙三代成年男丁基本都在等死了,妇孺不是要流放,就是遣返原籍落魄度日的命;旁支在果断分家后勉强得以保全,可家中后继无人,恐怕二三十年内都不会再出一个能支撑家业的顶梁柱,只能巴望他能认回他们,以他目前的官职与圣眷重新支撑起常家门楣,确保他们能继续在京城体面生活。
可那怎么可能呢?
海长安清楚地知道,自己作为常家子孙,能得先帝青眼,进入旗手卫得重用,是因为他公开与本生家族决裂。先帝对常家怀怨在心,只要有人与常家作对,哪怕是常家子孙,也会另眼相看。他因与常家不和,才有了今日的前程。即使先帝已经驾崩,新君丶内阁与旗手卫的人都知道他的跟脚,又怎么可能容许他出尔反尔?
无论是为了个人情感,还是出于前程考量,他都没有与常家和解的道理,更不可能搬回常家去住了。无论他将来会不会分家出去,那都与常家无关。义母总是为他着想,担心他会吃了亏,还劝他与常家缓和关系,实在是多虑了。
海长安低叹一声,看向妻子胡氏,低声道:「若你实在不想分家,咱们就赖在家里好了,爹娘是不会逼我们的。等侄媳妇进了门,你就好生与她相处。只要你俩关系融洽,就算日后爹娘回了永平老家,家里换了侄媳妇当差,她也不会给你脸色看的。我在家里也过惯了,不想独立门户,还要自个儿操心柴米油盐丶人情往来。只是小石头如今也大了,过几年就该娶媳妇了,这跨院地方不大,房屋有限,儿媳妇嫁进来后,就太挤巴了些。到时候你打算怎么办呢?」
胡氏顿时皱起了眉头。这确实是个问题……
后头偏院如今是侄女海棠的闺房,海棠出嫁后,新婚的海礁两口子有可能会搬进去,总归不会划给海长安一家的。那他们一家三口带着下人挤在西跨院中,再添上新媳妇和她的陪嫁,也太不方便了!可他们也不能为了这种事,就另外置宅分家吧?
胡氏想到了一个法子:「西边隔着夹巷的那家邻居,家里地方不大,若是能买下他家宅子,把院墙拆了,合并过来,我们便是三进的横跨院了。别说儿子娶媳妇,就是孙子娶媳妇,也够用了!」
海长安低声笑道:「是个好主意。儿子跟西邻家的小子相熟是不是?改日等我与他家男人结交结交,探一探他的口风……」
第1063章送行
次日清晨,天刚亮,海家宅子就喧闹起来了。
各人的行李都已打包好了,下人们套了车,将行李一件件往车上搬,又有人去喂马添水。海西崖夫妻邀表弟谢文载一同在正院上房里用了早饭,便都穿戴得厚厚实实地,披上大斗篷与挡风的毡帽,方才出了屋子,往前院里来。
曹耕云已提前与友人告别过了,今日并不会到海家来送行。只有陆栢年穿着厚棉袄,盯着书僮将谢文载的书箱送上马车,又回头与走出正院的谢文载说话。
不一会儿,长房母子三人也到了。他们的行李都装在自家马车上,就停在二房宅子门外。两房人一会儿会一起出发,到城门口处与吉园的永平府伙计队伍会合,再一同结伴回乡去。
海棠也到了前院为祖父母送行,又去与表姑和堂姐说了一会儿话。今日乔复也在,他与海家长房的人约好了,会陪他们一同返乡,顺道还能代替上司兼表弟海礁照看好几位老人。
虽然乔复刚刚拿回自己家的旧房产,而且即将迎来他脱离锦衣卫密探身份后的第一个新年,本该留在京城自己的宅子里过节的,可他在京里除了海家,也没有别的亲友了。从前做密探时的旧相识,如今随着他的身份转变,彼此关系也变得有些尴尬起来。他就算想要继续与他们往来,似乎也没有从前那么方便了。于是他索性提前给老朋友们送了年礼,自己却跟着未婚妻一家离京,也省得新年里出门走亲访友时,叫老朋友们看到他如今的风光,再对比自己的处境,心里难受。
乔复在海宝珠面前说话语气十分温柔,对方氏很是敬重,对海宝柱也颇为亲近。他显然与海家长房相处得极好。如今与他们同行半月,在一处过节,彼此关系也会更亲近些。
海棠远远瞧着他十分仔细地嘱咐海宝柱出行规矩的模样,心里也挺为这位表兄高兴。
乔复嘱咐完海宝柱,回头便迎上了海礁。他对海礁说:「百户大人放心,我会把海大人和海太太丶谢先生照顾好的,路上绝不会有任何肖小胆敢拦截我们的去路。」
海礁笑笑,他当然不担心这个。吉园的伙计们走这条路是走惯了的,关系都很熟,又雇了数名身手不错的护卫,此行还有海西崖这位在任的户部郎中同行,哪里的官府敢设卡拦路?再添上乔复这个锦衣卫新人,腰间挂着明晃晃的锦衣卫腰牌,手里还拿着标配的绣春刀,就算是山匪路霸,也不敢造次了。
海礁只低声道:「乔表兄,这不是在衙门里,你别叫我百户大人,唤我表弟,又或是礁哥丶宝顺都行。有乔表兄在,我自是不用担心家中长辈们会遇到什么不顺的。也请乔表兄路上好生照看自己,别冷着丶饿着,别委屈了自己。此番出行并非为公务出差,而是私人行程,自然是咱们自己人想怎样就怎样,怎么舒服方便就怎么来的。乔表兄有任何要求,千万别跟我们外道才是。」
乔复露出了微笑:「放心,我不会跟你们客气的。」他回头看了未婚妻与未来丈母娘一眼,心想自己也有要照顾好的人呢。
海礁又低声问他:「家里都安排好了么?乔表兄不在家过年,谁来替你看房子呢?」
乔复便道:「上头终于松口,答应让王瘸子退下来了,只是他日后的生计有点问题。我把人接回了家,又让他跟他那个几十年的老相好成了亲。王瘸子给我做门房,他老婆负责洗衣做饭。我再把姜老哥的遗孤接过来,叫他认王瘸子夫妻做干爹干娘。他过完年就满九岁了,给我做个跑腿小厮还是能行的。平日里再跟他干爹认几个字,过两年我再送他去学一门手艺。虽说给我做仆从,有点委屈了,但只要我有一口饭吃,就不会叫他们挨饿,总比继续留在卫里做密探强。」
海礁知道王瘸子与姜老哥都是乔复从前在密探圈里的熟人,曾经帮过他许多忙。后者已经殉职了,老婆也死得早,只剩下一个八岁大的儿子,平日里跟着其他密探吃百家饭。王瘸子则是在好几年前就断了腿,武艺废了一大半,只能乔装改扮去做些打探消息的杂活,危险性高,收入大减。他为了保命,好不容易退了下来,却又要为下半生的生计烦恼。能在乔复那儿做个门房,好歹养老是不用愁了。
至于王瘸子的相好,海礁记得那妇人是在青楼里做厨娘的,做得一手好菜,就是名头不大好听。
他低声嘱咐乔复:「王家婶子从前很少抛头露面,知道她出身来历的人不多。乔表兄不必在表姑和宝珠她们面前提起,只说她从前是在别家灶上当差的便是。这也免得消息泄露出去,会有麻烦找上门来。」青楼的厨娘也有自己的忠实客户,而有钱有势的嫖客通常都不爱讲理。若是他们找到乔家来,要求乔家的厨娘去为他们服务,对乔家的名声可不是好事。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