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第102章(第2页)

章节目录保存书签

周马氏有些惊喜:「咋不能呢?你要是愿意带走他们,额就放心了!以后额常去看你,就能时时吃到彩霞做的面,也能叫她做针线,不必次次都要打发人跑庄上来传话了。」

马氏又气得笑了,翻了个白眼:「额是要人回去自己使唤,不是帮大姐养人的!你要是这么不实诚,就当额没说!」

周马氏连忙赔笑:「额说笑呢,妹妹别生气,回家额就把身契给你送去。」又叫彩霞赶紧给妹妹磕头,算是把人交出去了。

马氏又深吸了两口气,无奈地挥挥手:「彩霞赶紧回去跟家里说一声,给你们三天时间收拾东西。额家在哪儿你们也知道,只管上门去就是了。」

海棠对自家新添了一房家人并无异议,倒是海礁皱了皱眉头,暗暗撇了撇嘴。

第137章老军师

吃过午饭,不但周马氏要离开,就连马氏也要带着一家子准备出发了。

马氏先送了大姐出门。离开的时候,姐妹俩正好听到隔壁院子有陌生人说话的声音,不由齐齐露出了好奇之色。

海礁快步前去探头望了望,便回来报信说:「是周家庄子上的人来看金嘉树了,正与表叔公在院子里说话呢。」

周马氏立刻就明白过来,妹妹给自己找来拒绝转让别庄的藉口,那位在凶案中幸存的少年真把周家庄子的人引来了。她犹豫了一下,轻手轻脚走过去探头张望了几眼,便立刻转了回来,脸上露出一丝窃喜之色。

马氏只觉得她反应古里古怪:「大姐你这是咋了?别在孩子面前露出这个怪样来。」太不尊重了!会让孙子孙女们误会他们马家的教养。

周马氏根本没领会妹妹的想法,只是掩口笑着低声告诉她:「额瞧见老军师和他小儿子了。他们都被招过来了,额回去一说,那婆娘断不敢再提在额别庄里建作坊的事,要提至少也是明年了。」

那位老军师已经七十多岁了,曾经是她公公年轻时的心腹幕僚。她公公退回后方休养后,就把这个老伙计荐给了年轻的侄儿周老元帅,于是老军师又辅佐着周老元帅立下许多军功,直到十年前身体实在撑不住了,方才退休,在周家的庄子上养老。他有两个儿子丶五个孙子丶一个女婿和三个孙女婿还在军中效力,小儿子一家则留在庄上照顾老父。只要身体许可,老军师差不多每个月都会到长安城里看望周老元帅与周世功。

老军师一向对马老夫人劝丈夫退居后方一事感到不满,更反对她教继子读书学文却荒废了骑射。若不是他一力支持,周马氏的儿子也很难象叔叔一样走家族子弟传统路线从军,而是早就在继祖母的安排下,走上父兄的旧路,从小读书科举了。

马老夫人能在其他人面前靠着辈份高与好名声指手划脚,却没办法在老军师面前摆架子。她过去固然能得到丈夫的宠爱与信任,但在很多事情上,周老太爷总是更愿意听从老军师这位心腹的意见。

老太爷去世后,马老夫人松懈之下,行事颇有些不妥当之处。旁人想着她从前的好处,都容忍了,唯有老军师再去长安时,虽不会见旧东主的遗孀,却总是劝周世功别由得继母乱来,孝顺不是这么个孝顺法,偶尔还会提醒周老元帅管束好族人。周世功听不听是他自己的事,但马老夫人对周老元帅那边还真有些犯怵,为此深恼老军师,偏她再生气也没办法冲着人家发火。这位老人家,在西北边军与周氏宗族之中,都有很高的威望,并不是马老夫人几句闲话,就能打击到的。

因此,周马氏一看到这位老军师的身影,就觉得自己这波稳了。她固然是没什么胆子去求见这位长辈,毕竟对方对她也没什么好评价,但她知道,周世功这回是绝对不会再责怪自己不肯过户别庄了。

周马氏欢欢喜喜地告别了妹妹离开。马氏送走了大姐,心里还有些郁闷,却碍于要赶时间,只得吩咐崔婶:「去告诉长安媳妇一声,额们准备要走了。」又吩咐海礁,「去瞧瞧你表叔公那边,是否要招呼客人?等客人走了,额们就得赶紧出发,不然天黑了都进不了城!」

海礁与崔婶应声去了。海棠想着自己没啥事好做,便跟着哥哥一块儿去看热闹,留下马氏一个人招呼闺名叫做彩霞的仆妇说话。

(。)

:||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