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8章(第1页)
谢文载沉吟:「杀人的地点……也许是因为他们只能选择在那儿杀?如果杀手的目标是受害者一家,就只能在他们会经过的路上动手。」逃走的路线倒是没法解释,兴许真的是不熟悉地形。
庄士同认可了友人的判断:「不错,因此我一定要见到你们救回来的那个孩子。他兴许知道自己一家为何会招来杀身之祸。」
海礁忙道:「方才我去看过他,他还没醒呢。他身上的刀伤已经止了血,没有大碍,腿上的伤麻烦一些,伤筋动骨一百天的,怕是要休养几个月。他如今失血比较多,身体虚弱,还受了寒,表叔公怕他伤上加病会损及元气,便给他开了安神补血的方子。等晚些时候药效过了,他应该就能醒过来了。到时候我一定立刻给庄爷爷您送信。」
庄士同笑道:「那就辛苦你了。如果可以,我希望今天就能从那孩子嘴里问到有用的线索,免得杀手早早逃脱,我即使事后查到他们是谁了,也抓不到人。」
海西崖有个疑问:「现场留下的东西里头,就没有能证明受害者身份的线索么?我听说马车里有成箱的黄金?应该不是寻常人家。可他们仆从不多,连个护卫都没有,天黑了还在僻静处赶路,不知要往何处去?」
海礁有些迟疑:「那条路是通往周家庄子的必经之路……会不会是往周家庄子上去的?」
庄士同摇头:「周家庄子上已经有人去认过尸首,无人知晓他们一家是什么来历。如今尸首已经运往附近的义庄安置,等官府查清案情,受害者的行李财物也会送还给家人的。」他抬头看向海西崖,「海兄,你们是打算一直收留那孩子么?」
海西崖与谢文载对视了一眼:「倘若那孩子没有亲友可依靠,官府也没有别的安排,我们继续收留他也没什么。只是这处别庄乃亲戚所有,我们也只是暂时借宿罢了,正准备今儿就进城。那孩子腿上有伤,行动不便,为了他的伤势着想,怕是不好轻易挪动。」
表兄弟俩也有些犯愁。救人救到底,把一个刚刚失去了亲人丶自己也受了重伤的半大孩子扔在亲戚家的庄子上,不符合他们的行事为人。可要是把他带回自己家的宅子去,这路上的颠簸也不利于对方的伤势恢复。
若实在不行,他们只能请求马氏的姐姐周马氏,让自家的人能继续陪着幸存的少年在庄上多住一段时间了,至少也要等到那少年的伤势痊愈到可以挪动为止。
庄士同想了想:「这事儿好办。这庄子是周五老爷的太太的陪嫁庄子吧?周五老爷素来通情达理,回头我跟他说一声,借他太太别庄上一个院子,暂时安置那幸存的少年,想来周五老爷是不会拒绝的。」
周马氏这个陪嫁的庄子出产寻常,一般是用来给家里人进山打猎时落脚过夜用的。如今已是隆冬,早就过了游猎的时节,周家不会有人到庄上来小住,借出一个小院子,根本不是什么大事。庄士同对此很有信心。
海西崖见他如此笃定,便不再多言。
大姨姐与他关系寻常,借宿一晚上没什么,让不相干的外人长住……他是真没有把握能说服周马氏。既然庄士同能说动周马氏的丈夫点头,他也就省心了。
回头他跟妻子说一声,再打发人留在庄中照顾伤者就好。他们一家子,还是早些进城安顿去吧。
第118章受伤的少年
看到哥哥涨红着脸逃走后,海棠暗暗偷笑了一会儿,便去找祖母马氏了。
他们一行人在别庄上借了一个外院的大院子,用来安置护卫们,另有两个位于内院的相邻院子,海家人占了一个,谢文载与两位老友带着幸存的少年住一个,仆从们也跟着安置。
别院的院子几乎都是长安本地风格,占地虽大,却是长长窄窄的格局。海棠跟着祖父母住在正屋暖阁里,早起时没见到他们,只知道祖父在前院会客,那祖母想必是安排行李车马去了。大家都预备着今天就要进长安城呢。
海棠转了一圈,却有些意外地在茶房见到了马氏。
马氏似乎有些鼻塞的症状,说话时声音嗡嗡的,略嫌含糊。她正跟别庄里两个马家出身的老仆妇说话,打听兄姐们近年来的消息。她面上略带几分忧色,眉头紧皱,也不知道是听到了什么麻烦之事,两名老仆妇倒是劝她:「小姑太太这是伤风了吧?赶紧回去吃药歇息吧,不然病情加重就麻烦咧!」
马氏挥挥手,瞧见孙女进了屋,忙道:「你别进屋,去把金花给额叫来。」
海棠站在门槛前歪着头看她:「阿奶,你是生病了吧?生病就赶紧吃药,可别瞒着家里人。」
马氏不耐烦地挥手:「晓得了,赶紧去!」
海棠便转身去寻崔婶,如此这般说明了一通。崔婶连忙回屋取了厚厚的斗篷,给手炉添了炭,又带着治伤风的丸药前往茶房:「太太!早前我就说你穿得太单薄了!偏你说茶房里有炉火很暖和,不打紧。如今可怎么着?等进了城,要忙的事还多着呢!你若在这时候病倒了,叫这一大家子怎么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