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1章(第1页)
海棠恍然大悟,不由得好笑:「我爷爷去高台所指点当地军民试种新粮,正赶上楚胡两国在那里和谈,陶侍郎几乎天天把我爷爷叫过去说话,知道的人多了去了。这一路从肃州走来,我们只要遇上个大点儿的卫所,就没有人不知道我爷爷的姓名,时不时的有人来跟他打招呼,盼着他早点儿把高产的新粮种好了,让西北军民再也不用为粮食发愁。我还以为我爷爷早就在外头打响了名声,没想到还要靠陶侍郎的名头,才在你舅舅面前撑起了面子。」
彭玉琪红着脸道:「天知道他是怎么回事?他听说过新粮的消息,却不知道海大人的名声,只觉得你爷爷官职比他低,就不耐烦搭理。若不是我提起陶侍郎,还有陶侍郎的家世来历,以及周家对新粮的看重,他还听不进去呢!」
她都不好意思告诉新结交的好朋友,方才她一番好意,劝舅舅帮家里人打点一番,安排清闲无差使的兄弟子侄到海西崖手底下学种新粮,日后兴许也是一条出路。谁知舅舅压根儿就看不上这点小功劳,觉得种田没有出息,眼睛里只盯着海西崖背后的镇国公府周家以及陶侍郎这位皇亲国戚去了。她难得替外家出个主意,却被当成了小孩子糊弄,心里郁闷之极。
海棠倒是从中发现了华点:「奇怪,你舅舅看起来是个爱钻营的性子,怎么消息好象不是很灵通的样子?」
彭玉琪怔了怔,也很快反应了过来:「是呀,因为要推广新粮,陶侍郎是打算先在陕西试种的。既是试种,自然要在各地都划出不同级别的土地来,测试新粮在不同气候丶地形的土地里是否也同样能高产。甘州丶肃州要试种,咱们路上经过的兰州丶秦州也要试种。你爷爷在那些地方停留的时候,就有当地卫所的人来请他出去巡视,不就是为了挑合适的田地么?如今粮种有限,僧多粥少的,各地卫所都盼着自己会是第一批试种的,凤翔千户所好象也是其中之一。文君前儿才提起过呢。她姨父来接她的时候,还为此特地寻海大人说了半天的话。」
虽然周文君的姨父是地方文官而非卫所的人,但也由此可见宝鸡丶凤翔一带对新粮是有期待的。金镇抚作为凤翔千户所的镇抚,居然对海西崖的身份一无所知,也并不关心新粮试点的事,还要外甥女提醒了,才去找海西崖套近乎,重点还放在了提拔海西崖的陶侍郎与周家头上。他到底是政治敏感度太差了,还是根本不知道新粮的重要性?
作为一个家在长安府的世袭军户,金镇抚与军中高官联姻,还胸怀大志,一心要向上爬,他就没听出来,外甥女提议他让家中兄弟子侄参与新粮推广事务,绝对是为了他家好么?他就这么随随便便把人当小孩子打发了?他脑子里就只想着要确保金彭两家能再次联姻,却没打算靠真本事立功升官吗?
彭玉琪被自家舅舅蠢哭了,咬牙切齿地道:「可见没本事的人,就算把饭送到他嘴边,他也不懂得吃下去,还要嫌饭馊!他整日只怨我爹为什么不肯提拔他,也不想想自己配不配!」
海棠倒没为这事儿生气,金镇抚前途如何,都与她不相干。她就是有些为彭玉琪发愁:「你外婆家在长安,又是官眷,难道平日里与人交际,就没听说点什么?是因为你外婆生病了,家里人闭门谢客,所以消息闭塞,你舅舅才不知道那么多内情的吗?」
彭玉琪沉着脸道:「舅舅方才还安慰我,说外婆的病情并无大碍,叫我不必急着赶路呢。当初他们家打发人到甘州送信时,可不是这么说的。若不是他们一再说外婆病重,我爹也不会急急打发我上路。如今看来,都是在诓我们父女俩呢!仗着宝鸡离长安也就只有三百多里了,我不可能再调头回甘州去,他才跟我说了实话。这也是为了让我别为了赶路去长安侍疾,就与文君分道,连累他失去了与周家人套近乎的机会。」
彭玉琪觉得自己如今彻底看清楚了舅舅的为人,心中生气又失望,也不再抱有奢望了。她绝对不会嫁给舅舅的儿子,也不会轻易被外婆哄住了。只要找到机会,她一定会尽快离开金家,重新回到父亲身边去!
海棠在旁若有所思:「长安是周家的大本营,他们家人口众多,联姻的人家也多。我爷爷都能拐弯跟他家攀上亲,更别说是长安本地人了。你外家本就是长安老户,又世代在军中任职,若想要与周家人套近乎,根本不是什么难事,可你舅舅却如此珍惜与周家人同行赶路的机会,连老娘的病与哄外甥女的藉口都不管了,消息又似乎颇为闭塞,看来他在长安的交际并不广,在凤翔千户所里,可能人缘也不怎么样。彭姐姐,你最好提防着些,如果金家有什么不妥当的地方,在长安受人排挤了,可别连累到你身上才好。」
彭玉琪顿时坐直了身体:「有可能么?金家就只有大舅这个卫镇抚官职最高,其他人顶多就是八丶九品罢了,能有什么不妥当的地方?」
这就要等彭玉琪到了金家后,才能知晓了。但她要在内宅生活,又要守孝,不可能出来与人自由交际,为了防止金家封锁消息,拿谎话糊弄她,她最好另外派可靠之人在外头打探一番,才能保证自己得到的消息是准确的。
彭玉琪毕竟是将门之女丶官宦千金,从小跟在父母身边耳濡目染的,政治敏感度比她舅舅强多了。她立刻就想到彭金两家是姻亲,金镇抚的官职还是彭同知推荐,他才当上的,万一他犯了军法,有可能会牵连到彭同知身上。
这么一想,彭玉琪就坐不住了。她马上传了人进来,还特地避开了母亲生前的陪嫁以及金家派来接她的仆妇,只找彭家的忠仆,命他们派出几个人,到凤翔千户所周边打探一番,再另行前往长安打听消息,务必要弄清楚,金家在长安是否做了什么不该做的事,在公众眼中,又有着什么样的评价?
等安排完毕之后,彭玉琪重新在海棠身边坐下,才长吁了一口气:「等我去了长安,就先专心侍疾,尽快让外婆的病好起来。这样我此行的差使就算是完成了。至于教养什么的……倘若金家自身行事不当,家风不正,又怎么有资格来教养我?彭家在长安还有亲眷,到时候我就寻个理由搬过去,等明年春暖花开,便可以回甘州与父亲团聚了!」
第109章意外受伤
彭玉琪拿定了主意后,仿佛已经看到自己摆脱外家的曙光,整个人神清气爽。
若不是她身上还有孝,次日海礁来问妹妹要不要出去逛街的时候,她都想跟着一块儿去散心了。
不过海礁才露了个面,简单与妹妹说几句话,距离彭玉琪还有三米多远呢,金镇抚远远瞧见,就急急跑过来,要拉着外甥女进屋说话了。
海礁与海棠兄妹俩是过后才反应过来,金镇抚这是在防着彭玉琪和其他外男接触,对自己儿子以外的年轻异性产生了好感。
兄妹俩面面相觑,都觉得又好气又好笑。
这一路走来,海棠没少跟周文君丶彭玉琪混,海礁作为疼爱小妹的哥哥,自然也有跟两个小姑娘打交道的时候。可他在她们面前,素来言行正派,态度又温和周到,就象是将她们当成了与自己妹妹一样的小女孩。虽然他这样有故作老成的嫌疑,但周文君早已习惯了家族里的兄长们处处关照自己,并不觉得反感;而彭玉琪则认为这样人品正直又无攀附之心的男子,还好学勤勉,骑射也出众,比舅家人更值得敬佩。因此周丶彭二人都对海礁印象不错,不是把他视作优秀俊俏的异性,而是一位沉稳可靠的兄长及友人。
若不是金镇抚今日防着海礁,彭玉琪可能都没反应过来,海礁只比自己大一两岁,其实也在她可婚配对象的范围之内。虽然家世有差,但彭同知本非大户出身,彭夫人生前也曾与丈夫讨论过,希望未来的女婿是个才华出众丶性情温和的青年才俊,家世倒在其次,只需要身家清白即可。
彭玉琪弄清楚是怎么一回事后,心中更加羞恼,只觉得舅舅为了私心,已经连体面都不顾了,却侮辱了她与海家兄妹的友情,实在可恨!等她找藉口把金镇抚打发走之后,就亲自到了海家所住的院子,找到正在屋里说话的海礁海棠兄妹,郑重地向他们道歉。
海礁并不放在心上,笑着摆摆手:「是我疏忽了,忘记了男女有别,出门在外就疏了礼数。金大人会挑剔也是应该的。彭小姐不跟我计较,我就十分感激了。」他不打算打扰妹妹与闺密的相处,回头看了看海棠,用眼神提醒她记得方才说的话,便先离开了。
彭玉琪还有些不安:「海妹妹,你哥哥是不是还在生气?」
「他说了不生气,就是不生气,难道还能为了你舅舅的一个脸色,就恼了你不成?你才是一路与我们千里同行的朋友,对我们来说,可比萍水相逢的金大人重要多了。」海棠转移了话题,「刚才哥哥正跟我说话呢,文君姐姐在她姨妈那儿好象拐了脚,估计要多住几天了。她特地派了甘嬷嬷来见我阿奶,这会子人还在正屋里呢。」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