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第54章(第2页)

章节目录保存书签

怪不得谢文载表叔公会心灰意冷,即使被赦免,恢复了功名,也不想回京城去为皇帝效力了。谁要为这种刻薄寡恩的老板干活呀?!

海棠啧啧了两声,看了看海礁,没把心里话说出口,只道:「哥哥对朝廷的事还是很了解的嘛。改日得了闲,你把京城未来一二十年会发生的事跟我说说吧?我只当是听说书了。有些事早些知道,也能有助于咱们帮家里避开一些风波……」

海礁明白她的意思:「我们家虽然远在边关,将来就算回了永平老家,也没什么机会跟皇帝丶阁老扯上关系,不过谢表叔公跟孙阁老有仇,如今又知道他与陶岳有交情,那么将来咱们很有可能会跟那些大人物打交道。妹妹早些知道将来会发生什么事也好。」

海棠忙问:「那位陶岳陶大人……他将来会怎么样?不会被孙阁老排挤迫害吧?」

「当然不会。」海礁压低了声音,「现在世人可能只当他是个品行正直丶淡泊名利的书生吧?他还会在鸿胪寺卿的位置上待好多年。可我知道,他绝对不是什么简单人物!皇帝老儿快死的时候,先把这个表弟弄进了内阁,又让孙阁老和他的同伙告老致仕,紧接着便是册立储君,命陶岳做了顾命大臣……那时候孙阁老一派的人还当这仅仅是因为他是皇亲的缘故,谁能想到,他其实是个真正的狠人呢?!」

皇帝驾崩后,幼主登基,太后因为身世缘故,被朝臣逼困于后宫,无法垂帘听政,若不是内阁中还有陶岳在,只怕新君连龙椅都坐不稳,随时都会被宗室夺了位去。虽然陶岳在位不到十年功夫,可在新君亲政之前,朝局全靠他一人独力支撑。他看着是个文弱书生,但需要杀人的时候,他从未手软过。

孙阁老一派在他手下纷纷凋零,半个朝堂都染了血,孙氏几乎族灭。陶岳看起来依然是个清隽温和丶彬彬有礼的文雅老书生,可天下谁敢轻视他半分?

孙阁老手中权柄最盛时,曾执掌过锦衣卫,利用锦衣卫的人去监视丶迫害政敌们,其中也包括陶岳。

而陶岳执掌权柄的时候,也曾经管过锦衣卫,却只会让他们用证据说话,哪怕是面对孙派的政敌,也不许有屈打成招丶罗织罪名那一套。

锦衣卫接连换了几任指挥使后,底下的人对陶阁老只有敬仰佩服的。他老人家还政新君后不久就病逝了,锦衣卫上下还伤心了很久,纷纷前往陶家吊唁呢。

海礁想起自己几次远远看见陶岳的情形,忍不住叹气:「陶大人真的太累了……但凡他身边能多几个帮手,他都不至于积劳成疾,差点儿熬不到新君亲政的时候……」

帮手?

海棠挑了挑眉,转头看向了二进院的东厢房。

第73章海礁跃跃欲试

海礁顺着妹妹的视线望了过去,瞬间领悟到了她的想法。

「是了,表叔公和曹爷爷丶陆爷爷他们都是陶大人的好友……」海礁若有所思,「虽说是三十多年前的交情了,但听起来他们当年关系还不错。倘若表叔公他们愿意回朝为官,一定能帮上陶大人的忙!」他很清楚这三位长辈的学问与才干,心下不由跃跃欲试。

海棠却眨了眨眼,道:「表叔公一直不乐意回去,好象是因为对皇帝失望了,不想给他干活。」

海礁叹了口气:「表叔公当年高中探花的时候,还未及弱冠呢,只是被座师要求,写了本奏摺,就惹恼了孙阁老。皇帝应该知道他很冤枉,却不去为难吴尚书,只拿他一个小翰林过不去。他大好年华就被流放到了边疆,荒废半生,无妻无子……换作是我,我也会对皇帝失望的。」

海棠心想,就算谢表叔公心里对座师吴尚书有过怨言,那好歹也是他老师,在这,师生关系总是不一样的。听哥哥方才透露的情报,吴尚书在德光二十年时合家死于非命,连宫里的吴皇后以及她所生的嫡皇子也死得不明不白。皇帝不但没有问责有嫌疑的孙家,对孙贵妃似乎还依旧宠爱如昔。这叫人如何能忍呢?

(。)

:||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