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第41章(第1页)

章节目录保存书签

海西崖倒没有附和妻子的话,反倒若有所思:「我只是在外头看着那两家酒坊都采买了些什么东西,倒是从来没到他们的酒窖里看过,并不清楚他们是不是用玻璃器酿酒的。但棠棠一个孩子,也没有说谎的理由,想来是真的看到了什么。」

马氏有些不以为然:「额才不信那两家小酒坊还能用玻璃器做酒缸!就算他们的东家是胡人,想买玻璃器比中原的商人容易,也没这么花银子的。用陶缸就很好了,老爷不必听棠棠胡吣。额们在肃州,上哪儿找玻璃酒缸去?」

「这倒是未必。」海西崖想起今天卫所排查进城的沙州移民时,查到了一家子长相与胡人有异的工匠,细问之下,才知道他们是大食人,为逃避战乱离乡背井,本想去祖上行商时曾经去过的敦煌,不料半路上叫胡人王公截住了,就留在了胡人那边做玻璃匠人。

如今胡人汗国内乱渐生,新上任的汗王太后仗着儿子做了汗王,手下又兵强马壮,便要报复那些曾经妨碍过她儿子继位的王公贵族。王叔自然是首当其冲,但其他贵族也没逃过去。那些大食人所依附的王公与汗王太后娘家有旧怨,便吃了很大的亏,财产兵马都有折损,有些自顾不暇,更别说是护着名下的几个工匠了。

几个大食人觉得自己处境不安全,索性找机会逃了。其中一人娶的胡人老婆有个姐妹嫁给了沙州的富商,他们一行人便隐姓埋名逃往沙州投亲,正好遇上亲戚要随移民入嘉峪关,索性也跟着一块儿来了。

他们挂在那沙州富商的名下,假称是他雇佣的匠人,还乔装改扮成胡人。倘若不是卫兵查得仔细,一个个当面验看过去,认出他们长相与一般胡人不同,说不定就真叫他们蒙混过关了。

不过,这几个大食工匠早被战乱吓破了胆,如今也知道自己犯了忌讳,为求活命,也顾不上什么保密不保密的了,主动提出愿意为肃州卫制作玻璃器,只在传授技艺一事上存有疑虑,估计是担心卫所卸磨杀驴。

他们这就是想多了。不过是几个工匠,又不曾在胡人汗国参军,杀过大楚的军民百姓,谁会跟他们过不去?只要他们乖乖地,在大楚国内老实做活,不管他们教出多少个匠人来,也少不了他们这几碗饭。

海西崖本来还想这几个工匠的技艺若是足够出众,只怕肃州卫不可能长久留下他们,早晚要把人送出去的。就连都司所在的甘州城都未必能留住人,起码也要是长安府那样的富庶大城。但如今听了妻子的话,他倒是觉得,就算是迟早要送走的人,也可以适当利用一下。

他可以藉口让这几个大食工匠试制一下玻璃器,以此验看他们的手艺是否高明,让他们为肃州制作一批玻璃酒缸丶酒器。不需要做得多精巧,东西实用就行了。倘若他们能教出几个学徒来,日后可以保证肃州城的玻璃酒器自给自主,那就更好了。就算这几个大食匠人日后真的被送去了长安甚至是京城,肃州卫能留下几个手艺粗浅丶只会做简单玻璃器的工匠,也足够了。

不是海西崖盲目相信孙女海棠,听她说起玻璃器,就一定要用玻璃器皿来酿葡萄酒,他只是觉得东西有备无患,倘若陶缸酿酒不顺利,改用玻璃缸酿,也是一种尝试。

再说,如今玻璃器物不多见,价格也高,难得遇上技艺高超的大食玻璃匠人,留不下人,还不能争取培养出几个玻璃匠么?哪怕只能做些粗笨活计,也能给肃州多添一条财路,聊胜于无……

第55章跑马

海棠并不知道,自家祖父因为她的一句话,就决定要在肃州开辟一个新产业了。

她只是保持好心情,继续自己平静而规律的生活。

次日清晨,她继续在院子里进行日常锻炼。早餐前练习跑步,早餐后是射箭。等金果买菜回来,带回了葡萄种子和几种瓜菜种苗后,她就把它们种进了制作好的木槽。

葡萄就种在为种葡萄苗而特制的泥土里,另两个木槽用的则是普通泥土。不过海棠稍稍羼了点绿肥进去,浇够了水,又将木槽放在院子里太阳可照射到的地方,确保这些种子能最大可能地发出苗来。

等金果转身去干别的活了,她趁着没人注意,便悄悄将一部分葡萄种子重新挖出来,换上了自己从「花花转盘」里抽到的葡萄种子。

忙完了这件事,海棠就跑去曹爷爷丶陆爷爷那儿消磨时间了。

谢文载表叔公跟着爷爷海西崖去了肃州卫衙门,家里另外两位老爷子也没有闲着。三位老人决定要合力教导海礁,只是海礁弃文从武,他们也需要重新备课。近来曹耕云老爷子一直在整理史上各种战役的记载,拿这个来教导海礁兵法战略。海棠得了空就常常过去,给他老人家磨个墨,找个书什么的,赶上他老人家心情好的时候,就能听他说些战争故事,算是正式授课前的演练了。

曹爷爷觉得这只是一种提前熟悉陌生课程的方式,可在海棠看来,这是极难得的机会。这意味着她在接受与哥哥海礁同样的教育。若她在「听故事」的过程中,再找机会向曹丶陆两位爷爷请教些问题,那她被传授的知识就更多了。等时间一长,她再表现出自己的丰富学识,也不会有人觉得奇怪。

午饭后,她会小歇一会儿,不过不会超过半个时辰,醒来后就是最受欢迎的骑马练习时间了!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