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章(第2页)
他海西崖好歹也为边军辛劳了三十多年,这点体面还是有的。
只要周三将军愿意为海礁写一封荐书,海礁就算是回了永平老家,在附近的卫所里也不愁找不到差事。镇国公周老元帅是军中泰斗,声名赫赫,直隶周边多有他昔日部属为将,无论是哪位将军,都不会拒绝周家荐来的小辈。更何况,海礁确实有真才实干?
孩子在军中起步就是八品,既有才干,又有伯乐,将来的路不就走宽了吗?
海西崖将自己的打算细细告诉妻子,道:「我们海家在军中没什么根基,即便有几个亲戚,也未必靠得上。若能得周家保荐,岂不是比别家更稳当?不过是在肃州多耽搁几年罢了,又能碍着什么?我们年纪虽说不小了,可还称得上硬朗,在卫所里干起活来,也不算吃力。就当是为了孩子,多撑几年,又有什么不成的呢?为我私心之故,这些年一直拖累了夫人和儿子丶媳妇,如今眼见着就能为孙子的前程出一份力,无论做什么,我都甘之如饴!」
马氏听得动容。若事情真如丈夫所言,那确实是前程和安稳都有了。
她小声问:「这事儿保准么?周三将军的荐书果真管用?朝廷那边不是有什么阁老总爱跟周家做对么?不会连累额们宝顺吧?」
海西崖觉得这事儿无妨。孙阁老一派虽与周家有嫌隙,却也只是冲着西北兵权去,还不至于连周家少将军推荐的一个八品文职小官也要盯上。直隶周边有那么多卫所都有周家旧部任职,可见这条路是无碍的。海西崖一片苦心,自然早就为孙子细细考虑过了。
马氏闻言松了口气,但也不忘提醒一句:「早前说好离了瓜州就要回乡的,因着将军们留老爷,老爷就答应了在肃州再做一任官,如今又说要再留三年,时间就长了。谢表弟他们就没说啥?他们年纪也不小了,兴许都盼着回中原去呢?」
海西崖道:「放心,这些事我都跟表弟他们商量过,他们都不反对。」
「那额就没异议了,都依老爷的吧。」马氏做了决定,便问起了自己感兴趣的话题,「胡人那个老汗王,当真要死了?他多大年纪了?额记得他年轻时还在额们大楚做过质子哩!」
里间的海棠蓦然睁大了双眼。
第45章老汗王的传奇一生
海西崖与马氏并未察觉里间孙女的动静,还在自顾自地说着悄悄话。
海西崖是军户出身,马氏生于长安,长于长安,夫妻俩都是从孩提时起,便听说过胡人老汗王的传闻。等到夫妻俩迁到边城,关于这个人的故事,就听得更多了。
海西崖戍边二三十年,虽然只是小小文职,从不曾上过战场,可亲历过的战事不少。等到迁往瓜州,做了地主,海家又经历过几回胡骑骚扰,虽城里的住宅无碍,城外的牧场却损失不小,羊马都丢了几十只,有两回连房子都被烧了。说起罪魁祸首,海西崖与马氏两口子没少咒骂那位老汗王。
不过这位将要老死的老汗王,他的一生也颇有几分传奇色彩。
他虽是前任汗王之子,却是叛将之女所生,母亲早亡,母家落败,他从小就不得宠,长大后还被父亲送到大楚做质子。可他父兄兴兵侵入大楚时,根本没有顾及到他的性命。他差一点儿就被大楚朝廷抓去祭旗了,也不知他怎么逃走的,反正等到他重新出现在胡人地界上时,已经瞎了一只眼,右手没了两根手指,还重病缠身,不复从前英武模样。
不过,这人还是有点本事的,就带着这么一身的残疾与病痛,还能在回国一年之内勾搭上某位实权贵族的爱女,与对方结为夫妻,然后靠着岳家的势力得登高位,成为他父兄不敢再轻慢忽视的人物。他的兄弟都非常巧合地相继死亡,只剩下他与王叔两兄弟,而王叔竟然愿意支持他上位,于是他就在父亲急病身亡后,顺利地成为了胡人的汗王。
这一年,他才刚刚四十岁。距离他从大楚回归,也不过是十几年罢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