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4章忽悠(第1页)
赵振东知道,迟延军和小老王两个人能主动来找自己,肯定不会只是为了土地转包的事情。
转包东风镇的土地,只是早与晚的事情,而且,那是秋收以后再考虑不迟的的事情。
赵振东看了看迟延军和小老王那个眉来眼去,暗送秋波的样子。
“老迟、老王,你们俩还有事情?有事儿就赶紧说。
如果没有什么事情的话,你们俩就走吧。我的时间宝贵的很!”
赵振东对迟延军和小老王下达了逐客令。
然而,迟延军和小老王对赵振东的逐客令置若罔闻,全当没听见!
小老王从他的公文包里面拿出来一沓子稿纸,给赵振东来了一个照本宣科。
“和安县自企业转制以来,成立了三百八十六个股份制企业,以及四百二十七个民营企业。一千二百多家乡镇企业。目前生产状况尚可。但是前景不容乐观!
和安县纺织厂设备老化,产品质量不过关,缺乏市场竞争力,产能转化严重不足,目前已经没有订单了。
加之企业之间的三角债拖欠严重。纺织厂应到账资金三百九十余万。应付款项二百零一万。
企业没有流动资金,目前已经处于停产状态,五百多名职工极其家属,生活极其困难。
和安县丝绸纺织厂,面临同样的问题,没有人愿意接受。目前也处于停产状态。三百多名职工及其家属,没有收入,没有饭吃。
和安县钢铁厂、和安县铁矿场以及和安县烟厂等许多资产倒挂的单位,也是因为相同的原因,目前处于停产状态。
这些企业共有将近五千名职工,这五千名职工又拥有将近四万名家属,这些人口占和安县城人口的三分之一。
他们没有收入,生活艰难。急需县里给予解决。
另外…………”
小老王拿着几张破稿纸喋喋不休,嘴唇子上下翻飞像个鸡屁眼子似的。
小老王念叨完了,拿起茶几上的茶杯,咕咚咕咚的灌了好几杯茶水,太渴了。磨嘴皮子也不容易。
迟延军和小老王一起,忽闪着大眼珠子,目光灼灼的看着赵振东。
“看我干什么?指望着我出钱、出力去接手那些烂摊子?门都没有。”
赵振东才不管那些烂事儿呢。
说它是烂事儿,它就是烂事儿。它有多烂呢?不好说。没经历过的人都无法想象。
值点钱的,能卖点钱的,早就让别人给接手了。
不值钱的,负担严重的,有许多内部以及外部问题无法解决的,就扔那了。有的厂子扔在那里,一直扔到了几十年以后。
热情的好像一把火的房地产,都没能把它们给消化掉。它就不单纯是钱的事儿。
迟延军和小老王听了赵振东说的话,也不失望,他们也没想把赵振东拖到那个局面里去。
这是阵痛,挺过去了就好了。
迟延军和小老王很合理的这么想。不然他们能怎么滴?
“振东兄弟,我和老王是这么想的。
咱们水源地保护公司成立以来,招聘了东风镇钢铁厂的二百多名下岗职工,还有铁矿山的三百多名下岗职工。
极大的缓解了咱们和安县的下岗就业问题。给东风镇带来了极大的益处。我和老王都认为这个方法挺好的。
所以呢,我们俩哈,就想哈,咱们能不能再建立几个新的厂子?
建立新的厂子有很多好处啊!”
赵振东面对着迟延军和小老王期盼的眼神,笑了,这两个家伙准备忽悠自己了这是。或者是说要说服自己。
赵振东给自己倒了一杯茶水,慢慢的喝了。
然后就靠在沙上,准备听听迟延军和小老王,想怎么长篇大论的来说服自己。理由不充分可不行。
sad4。。sad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