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第3页)
还盖着盖头,沈娥看不到他的神情面貌,但耳边很快就落下一句讥讽。
「怎么,沈小姐到了如今,还要与谢某装不认识吗?」
*
立春,昨夜下了小雨,晨
早寒风料峭。
彼时,远在京城郊外的杏花村,村东头的一处用竹子废料搭的小棚下,聚满各色男女。喧杂声高高低低,惊了不知多少棵树上的麻雀,已然是等待多时了。
今儿个是二月初二,村里定的姻缘节。这些个汉子婆娘都是来求姻缘的,有年岁大一直没姑娘看上的光杆汉子,也有待嫁闺中过了年纪的老姑娘……前不久刚刚才及笄的许多姑娘,也被家中长辈拉着过来凑热闹。
村头种着瓜田的田老汉远远走过来,就望见这景象。托着不知道抽了多少旱菸的哑嗓扯道:
「今儿个都回去吧,沈媒人前几日刚接了桩京城里某个贵人的亲事,赶着给人家说亲事去呢。」田老汉扛着锄头,一下没一下的敲在干土地上,「要想说媒啊,还不赶紧找着村里的其它媒人说去!」
原本还哄闹的人群一下沉下去,田老汉这话像是朝深潭里丢了一块大石,霎那间掀起轩然大波来。
最后还是个铁铜皮肤的壮汉上前「呸」了一声:「沈媒人不在,谁还能看得上俺呢?这姻缘节办与不办没什么两样!」
说罢,就急匆匆往村口走了。
众人见状,也不好再留,骂骂咧咧的散开。
说起来,这沈媒人还是近几年才打出了名声。从前只知道这沈媒人是个外乡人,而且模样长得丑,也没个伴,整天缩在家里不出来。
也就是后来某一日,突然就在村口冒出头,日日和村里的那些「长舌妇」搅在一起,那叫一个「舌灿莲花」。没过多久,就自己搭了个棚子,说是什么「徵婚所」。专门给村里那些娶不到老婆,嫁不出的婆娘拉郎配的。
一开始也没人把她当回事,但耐不住别人说亲她总往事上凑,一来二去的……竟真让她做起来媒人的活计,搭伙了好些个光杆汉子,三年抱俩都不是问题。从杏花村到隔壁荷叶村……名声大起来,现在可好,连京城的贵人都来请这沈媒人上门说亲了!
*
「沈媒人,京城里来人了,您这会儿子准备动身了吗?」
说话的是村西边张老汉,远远瞧见京城样式的马车,便一骨碌脚底生烟,敲响沈媒人家的院门。
隔着青砖小院,里屋微微开着门,正好可以映出个年轻貌美的娇俏姑娘出来。眉似柳叶,面如春桃,黑缎一般的秀发披下来。
若叫人看见,必定迷了眼去。
「沈媒人」沈娥正对着铜镜画粗眉毛,院外声音响起来,手一抖粗眉就歪朝了半边天。随即她蹭怪的瞥了眼门外,嘴里鼓捣着。
真是要命的冤家,京城马车屁股都没见着呢,就催起我来了。
但她也知道这会儿子不能耽搁了,手上动作快起来。抽空扯唇回了句:「快了,待我先捯饬捯饬。」
对着镜,换了深绿色的大褂子。脸上戴着层厚胶,原本鹅蛋似的脸,远远看上去立刻就变得臃肿起来。又涂上一层厚厚的白粉,嘴唇用手抹上厚厚的口脂……头上又卷上一层不知涂了多少层油的假发。最后再用手拈起梳妆台上的带毛黑痞子黏在左脸嘴唇上边。
几息间,镜子前的人就完全换了模样。
沈娥看着镜子里自己的杰作,满意的扯唇笑了。
说起来上辈子这个时候,她应当还在大街小巷里穿梭,兼职送外卖,服务员,摆地摊……
她上辈子孤苦无依,父母生而不养,年纪轻轻就辍学,为生计奔波。后来好不容易靠自己在市井长巷里练就的一番好口才,经人介绍进婚姻介绍所里工作,又凭一己之力成为金牌员工!结果就在她在婚姻介绍所里苦干十年,终于实现财富自由,要给上司递交辞职报告的时候——两眼一黑,就到了这没手机没电脑的地方,成了没爹没娘的孤寡村姑。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