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3章(第1页)
他又环视一遍台上众人,莫不是也如他这般,完全没有料想到王景禹会有此一议。
不过,雎阳书院的寇教授和颜主讲毫不掩饰的目露欣赏,频频点头。端坐台中的崔瀚监查官以及几位评审官,则是神色各异。
评审当中,孟时闻对于王景禹所提之议,最是赞同,在几人商议之时,头一个明确表示了支持的态度,道:「雎阳书院王景禹此言不错,为生民立命,又怎能不倾听生民之声?懂得倾听民声民意,方能真正成就大学问与大政治。」
最终,仍然由崔瀚站起,宣布了商议的结果:「这一场策辩,台下数众,无论身份年龄,率先举手的前三位,皆可向台上两名学子发问出题!」
此话一处,全场静了几息。
不光台上之人想不到,来看热闹的百姓们,更是料想不到。
有朝一日,那些高高在上的大人们,那些志高节远的学子教授们,会叫自己这样的平头百姓,反过来给他们出题!
大家你看我,我看你……
须臾,有一个短衣长裤,腰系长汗巾,打绑腿,足着蒲鞋身边搁着瓶盘的卖茶人,举起了手臂。
曹子墨一见头一个站出来的竟是个盘卖小贩,一时没忍住,将
些许厌烦和不耐写在了脸上。
却不料,那卖茶人显是眼力极佳,才一眼,就看清了曹子墨的态度。
卖茶人当即冷笑一声,毫不留情面的道:「贵子们既是这般瞧不上我们这样的贱民,我瞧着,这问题不问也罢!」
「咱们日日年年的,看你们这些大老爷们在官场上做戏,如今这般姿态摆出来,说要将生民之事求问于我等小民,一时还真以为有什么不同了。到头来,仍然不过是一场挪到了戏台上的官戏!」
「没得将我等贱民,拿来当猴耍!」
一语既毕,这位卖茶人哼了一声,三下五除二的挑起地上的瓶盘,拨开人群,头也不回的走了!
曹子墨直直看着那位穿群而过的卖茶人背影,一时间满面通红。
竟不知是因为被一个小贩当众抢白,还是被这小贩的话直直刮破了伪善的脸皮,更加的叫人难堪?
随着这位卖茶人的离开,台下百姓的热情也像是瞬间被浇熄。
有人亦是满面失望的随着卖茶人转身离开,也有人仍坚持着站在那里,看着台上之人。
不知是麻木,还是在等待一个交代。
曹子墨再不敢掉以轻心,不得不在此氛围中站出来,躬身请道:「是在下一时不敬。州学学子曹子墨在此,恭听恭请诸位乡亲出题。」
他认错的态度看起来是诚恳的,台下的百姓这才稍稍有所松动。
渐渐有人再次交头接耳起来,片刻后,复有一人走上前举手欲问。
王景禹见状,略施一礼。
这一回,曹子墨也学乖了,连忙学着王景禹施了一礼。
那人原有些紧张,见两人形态,也稍出一口气,方道:「小民乃东城药铺掌柜,日常有一苦恼,想问两位学子。」
「小民开门售药,常遇饥贫困苦之民求医问药,其状其形俱哀,却是没有给付医药的银钱。我们东家心善,总叫小民为这些贫苦之民开单,允其赊帐用药。可如今赊帐用药之人愈来愈多,长此以往,咱们这间药铺又如何经营的下去?学子们饱读诗书,自该是比小民更清楚,小民此等苦恼,可有解决之道?」
这位药铺掌柜的话一说完,当即台上台下乱作一团。
曹子墨无奈,不着痕迹的在心底叹气。
他就知道,叫这般平头百姓问策问论,他们又能问出个什么?
这掌柜的所问,虽说事涉医药,看起来并不显得铜臭商贩之气浓厚,可说到底,不仍然是些商户经营之事?
问他们这样的士人学子,如何不叫一间药铺倒闭,如何能得持续经营下去,岂非是有辱斯文,叫人笑掉大牙。
他随父游历多年,所闻所学的,不是文书政治往来,就是治狱治水治学治库一类的政务要理,何时曾理会过一商一贩之如何存续?
就连台下的平阳城百姓也对这个问题意见不一。
有人道:「医者仁心,你们开药铺的,怎么能以那些普通商人自诩,只求蝇头小利?」
也有人说:「这问题去问读书人,怕是不妥当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