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第209章(第2页)

章节目录保存书签

杜时笙鄙夷他那副模样,不想在此处多做停留,带着王五和秦六向当铺外走去。

孟掌柜连滚带爬地站起身来,一双绿豆眼控制不住地,偷偷瞄着几人。

眼见杜时笙几人就要出铺门了,孟掌柜狠了狠心,忽然叫住了她:「哎,杜娘子……」

杜时笙回身,蹙着眉瞧着神情古怪的孟掌柜,心念微动,问道:「孟掌柜,你可是又想起了何事?」

孟掌柜搓着手,一张老脸笑得皱了起来,伸手指了指杜时笙怀中的锦盒,谄媚道:「杜娘子,这个……盒子。」

杜时笙低头一瞧,气不打一出来。

他竟然又打起了这盒子的主意!

于是,她伸出一只素白的手,在怀中的楠木锦盒上来回摩挲着,笑道:「儿瞧着这盒子装《墨竹图》严丝合缝,当是一对来的,儿便不还孟掌柜了。」

孟掌柜知她是故意气自己,心中虽然翻江倒海,面上却只能哂笑着,不敢在说什么。

这盒子其实是那个灰袍郎君一同送来的,只不过,他这次赔了夫人又折兵,想最后雁过拔毛一次。没想到,这个小娘子却也精明得很,孟掌柜看着杜时笙三人远去的背影,恨的牙痒痒。

走出德胜当铺不远,杜时笙就吩咐王五和秦六自行回锦和坊了。她自己则抱着楠木锦盒,去了韩言的宅子。

此时,韩言正在欣赏一幅牡丹双蝶图,口中啧啧称赞着,见到小童来报

杜时笙到了门口,惊喜异常。

「当真是说曹操,曹操便到。老夫正念叨着杜娘子,没想到杜娘子就来了?」韩言笑着去门口迎接杜时笙。

杜时笙与韩言见过礼后,掩唇笑道:「难怪儿的耳朵热热的,原来竟是韩公在念叨儿。也不知,韩公所为何事?」

韩言捋了捋须,正要说话,却是忽地偷偷觑了觑杜时笙的双手。当他看见杜时笙手中没有提食盒时,眼中闪过一丝失望。

杜娘子往常来找他,都亏不了他的嘴,这次怎的就什么都没带呢?韩言摇头叹息着。

杜时笙瞧见他撇嘴的模样,知道这个忘年交又嘴馋了,忍不住笑道:「韩公莫急,曹操骑马先到,吃食却是不能骑马的,须得明日才能到这。下回啊,韩公定要两个一起念叨才行。」

第196章

杜时笙和韩言说笑了一回,便拍了拍怀中的楠木锦盒,对韩言神秘道:「今日,儿不是来给韩公的肚腹送吃食,而是来给韩公的双眼送吃食。」

「哦?」韩言听她用词新鲜有趣,来了兴致,「这锦盒之内,到底是何物呀?」

杜时笙不言语,只笑眯眯地打开锦盒,将其内的《墨竹图》拿出,缓缓将画轴摊开在韩言面前。

果真,当韩言看见画上贺同的款识时,眸中绽放出了光彩。

「二十年前,老夫曾见过一幅友人临摹的《墨竹图》,已是惊为天品。」韩言围着墨竹图踱步,摇头叹道,「只是遗憾,不知此生,是否能有幸见一见贺同的真迹,没想到,今日竟在杜娘子处看见了它!」

杜时笙听他赞这是真迹,便问道:「韩公如何知晓这是贺同的真迹?」

韩言笑着看了杜时笙一眼,捋须道:「杜娘子这是要考老夫了!」

说罢,他将那幅《墨竹图》悬于墙上,指着其上茂密的竹叶道:「贺同画竹,讲究『一笔三折』,每一笔都有三个转折,将竹叶的灵动刻画地极是逼真,旁人再学不来的。再瞧这竹节,他用的是『断笔法』,看似断开,实则气韵相连,也是旁人难学其精髓的运笔。」

杜时笙本就有些绘画功底,原也看出些门道,现下,听韩言也如此肯定,便笑道:「多谢韩公解惑。」

韩言听了,一扬眉,问道:「怎的,有人说这幅画不是真品?」

杜时笙点点头:「当铺的掌柜说,找了贵人来看,说是赝品。」

韩言摇头,面露一丝不屑道:「不通,不通得很啊!你看这里,贺同的款识,讲究『藏锋』,字体内敛含蓄,这是他性格使然。这『同』字,最后一笔微微上调,这是他晚年的习惯。贺同晚年画作流出的极少,是以很多人不知他款识的变化,误以为是赝品,皆是见识浅陋罢了!」

(。)

:||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