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6章(第1页)
他昨日领了阿郎的赏钱,为阿郎做起事来,更加的卖力,整整买了这许多的菝葜枝子,誓要让阿郎想吃什么样的,便有什么样的,一次吃个够!
谁知,方一到乌头门外,他便瞧见一位身着灰衣的高大郎君,正在乌头门处徘徊着。
阿昌立时警惕起来。
上一回,他送阿郎去码头回来,便发现有两个奇怪的人,在府外晃荡。
幸而,他性子灵些,立时将这事报给了锺管事,锺管事怕惊着太夫人,便按照阿郎临走时的吩咐,将此事,又报给了河东公府的黎世子。
前几日黎世子来,还特地夸赞了阿昌机灵。因此,这次阿昌更加小心了。
「这位郎君,为何在此处徘徊啊?」阿昌盯着那张陌生的面庞,谨慎地问道。
那青年郎君打量了一眼阿昌,笑道:「小郎君便是府中人吧!某这里有一张拜帖,是给魏少卿的,还劳烦小郎君帮忙送进府中。」
「我家阿郎现下不在城里,你且把帖子和姓名留下,阿郎回来后,我自会报给他。」阿昌机警地瞧着那人。
「那便有劳小郎君了!少卿前些时日,还派人寻过某,只是几次皆是未曾寻到。某的来历,魏少卿一看便知。」那青年郎君双手奉上帖子,一脸笑容地说道。
阿郎还曾寻过他?那看来是阿郎的故人了。阿昌接过拜帖,揣进怀里。
可现下,没有什么比去清欢小馆重要了,阿昌深深瞧了那人一眼,仍旧驾着马车,去了顺德坊。
今日,空中仍在下着蒙蒙细雨,杜时笙料定客人定不会立时上来,便拉着巧环,一起研究起各色酱料。
上回唐娘子的建议,仍旧在她心中挥之不去。虽说,她开一间酱园子的底气仍旧不足,但是,趁着现下多研究些酱料方子,等手头的银钱再攒攒,立时便能开起来,也是好的。
杜时笙和巧环正忙的不亦乐乎之时,却见到有人捧着一大簇,不,是几大簇的菝葜枝,摇摇晃晃走进了小馆里。
「这是——」杜时笙惊讶地看着这一枝枝菝葜,极是疑惑。
「小娘子,是仆来了!」阿昌的笑脸,从菝葜枝后露了出来。
「阿昌,采这些菝葜是为何?」杜时笙奇怪道。
「是阿——是府里昨日吃了小馆的菜肴,今日,想换换口味。」阿昌差点说走了嘴,他眼珠子咕噜噜一转,急忙找补回来。
「吃……菝葜果子?」
杜时笙看着那枝叶上,仍旧不及黄豆大小的绿果子,一脸的不可置信。
菝葜在后世之时,大多是用来观赏的。便是真的要吃,这刚结的绿果子,便是再有一双巧手,又如何能让其入口呢?
一股又酸又涩的感觉,令杜时笙牙根一酸,她着实犯了难,也不知魏府里到底是谁,口味这般——独特?
等等——杜时笙脑海中,忽地闪过昨日的字条。
她灵光一现,眯眼看着阿昌,问道:「阿昌,府里可有交代如何烹制这菝葜果子?」
阿昌挠了挠头,嘻嘻笑道:「府里只说,拿给杜娘子,娘子自然就知晓了。」
第119章
杜时笙闻言,又看了看手中的那枝菝葜,忽地梨涡轻旋,笑意随着眼波,流转到那圆润碧绿的果子之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