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1章(第2页)
张医师十分仔细地处置了剑伤,又将所开外伤药膏,交给阿昌,仔细叮嘱了半晌如何给魏修晏上药。
阿昌见他说的头头是道,眼中神情瞬间化作敬重,却仍是忍不住又看了一眼他的山羊胡,说道:「张医师,咱们去书房开方子吧!」
见他二人离开去了书房,黎元旭立刻换了一副嫉恶如仇的面孔,指着东边,问道:「可确定是那边出的手?」
魏修晏见他眸中闪着平日极少见到的凌厉之色,微微点了点头。
「果真如此!」
黎元旭立时便炸了,口中恨恨道:「好!我瞧他这是藏不住了,也不想藏了是不是?和清你且再忍忍,等文将军和我在北地的亲信将他通敌的证据拿到,咱们便新仇旧恨,一起了结!」
魏修晏微微颔首,蹙眉道:「我原还想着事缓则圆,要缓着些,谨慎些行事,却不想,他竟然如此心急,竟然立刻便对杨公下了手。」
余玄惠在大理寺牢中,被大理寺的一个书吏给杀了。杨文御当日便被奏了一本,这奏摺中不仅有杨文御监察失职的过失,还有魏修晏擅自旷职的过失。不过,杨文御一力承担了下来,奏明圣人,是他遣魏修晏秘密办案,至于是何案,却不曾言明。
没想到竟连累了杨公,魏修晏满是歉意地问道:「杨公,一切可还好?」
黎元旭亲自倒了杯水给他,说道:「杨公好着呢!圣人垂怜,感念他年老体迈,暂且禁足在家中了。」
禁足在家中……
魏修晏垂下眸子,天子的垂怜,这已是极致了吧!当年的阿耶,不是也如此吗?
黎元旭怕勾起他伤心事,便说些旁的转移话题:「听说他远房的一位侄女,竟是皇后的手帕交,此次随驻守边关的夫君来京述职,因皇后惦念,便多待了一段时间,可帮了杨公大忙了!杨公还让我传信与你,且养好了伤再露面,莫要让那边看出破绽来才是。」
「嗯,此番回来,连我府里都不曾有几人知晓,且请杨公放心。只是,原本人证物证已准备的差不多了,现下却落得个余玄惠死无对证的局面,怕是一时难以使杨公脱困。」
黎元旭摇头,叹道:「杨公还说了,此时宜定不宜动,让你莫要心急行事。你府外,可是有人盯着呢!」
魏修晏轻轻颔首,抬眸看他,淡然道:「阿昌已与我说了,越是这般,越说明他慌了。慌了就必然会乱了阵脚,如此,我们才有机会。」
第115章
黎元旭点了点头,又说道,「现下,大理寺由崇永代为管理。」
魏修晏眸色微微一沉,说道:「大理寺卿被禁足,少卿不在京城,新上任的寺正经验颇浅,由前少卿代管,倒也说得过去。只是,不知这背后,凌王到底使了多大的力气。」
黎元旭细一思忖,说道:「因此你现下更加要小心谨慎,你此番去安陵县,打着查看漕运案子的旗号,却迟迟未归,不见踪影。凌王心中,难免会多思量一番。现下,大理寺又归了崇永管辖,只怕,他倒是希望你不回京的好。」
「放心,崔五和余世同,我已安排妥当,定然不会有人发现的。」魏修晏眸色淡然,胸有成竹。
「不过——」黎元旭话锋一转,面上现出一丝不解,说道,「杨公又说,让你莫要担心崇永。我倒有些看不懂了,他不是凌王的人吗?」
魏修晏一怔,垂眸思量了半晌,说道:「现下你我手中之牌,不足以揭露凌王任何事情,既如此,便如杨公所说,以不变应万变,谋定而后动,知止而有得。权且观望着朝中局势变化再说,若是能多一个朋友,自然是比多一个敌人更好。」
黎元旭认真看着这个昔年好友,只觉自己在北地的几年中,错过了好多。
他苍白而坚毅的面庞,已如当年魏都督一般模样。不知,他到底是如何这般迅速,就扛起了魏府的重担,又料理的如此好。而自己,对阿耶的逃避,对谢冰雁的逃避,宁可在北地的风霜雨雪中蹉跎,却也不愿直面这些责任。
自己这般好友,怎配得上他?
黎元旭苦笑了一下,深觉对魏修晏着实亏欠,便轻声说道:「你且好生养病,万事有我。现下,文将军和我在北地的亲信,已经与柳士枚他们,取得了联系。凌王在军中的探子,只要一料理干净,其他的事情,便可顺理成章了。」
魏修晏望着他,难得现出了一丝轻松的神色:「柳士枚只认我的暗号,还要烦劳你
多跑几趟。」
见他气色好转,黎元旭也放下心来,大大咧咧道:「应该的,你我二人,怎的如此客气了。」
可谁知,魏修晏不仅面上气色更好了,还问了一句蹬鼻子上脸的话:「谢巡抚,可有回话?」
黎元旭登时就白了他一眼,说道:「和清,你这样与人说话,是要交不到朋友的!」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