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7章 被穿越的炮灰原配26(第2页)
元初是在1954年春天插班入学的。
这个时候,李序临小朋友快半岁了,已经会坐会爬。
方秋其觉得大孙子特别棒,每次见到元初和叶今安都要一夸再夸,她说叶今安:“你7个月才会爬,阿临不到六个月就会了。他还会哄我们开心呢。每天都笑呵呵的,我从来没见过这么爱笑的孩子。”
叶今安把李序临抱在怀里,父子俩顶着脑袋一起乐。
叶博涵说:“阿临还会跟我们聊天呢。”
叶今安说:“您也别太夸张了吧。”
叶博涵哈哈笑,“我一点都没夸张,不管我跟他说什么,他都能‘啊啊啊’地回应我。我们俩有来有往的,这怎么能不算是聊天呢。”
方秋其点头附和,“是的是的,我跟他说什么他都能回应我,绝不让话茬掉地上。”
元初拍了拍手,跟李序临说:“宝宝,到妈妈这儿来。”
李序临立刻伸出小手,笑着“啊”了两声,身子往元初这边探过来,还出了一个听起来很像“妈”的简单音节。
全家人都激动了,哄着他再喊一声。
“妈。”
音节短促,显然还没练好,但确实是喊出来了。
毕竟是吃了基因强化剂的,多少有点用,会比别的孩子育快一些。
元初抱着他,亲了亲他胖嘟嘟的脸颊,小朋友立刻笑眯了眼。
半岁大的李序临长得白嫩嫩、胖嘟嘟,继承了元初和叶今安的美貌,他又爱笑,简直人见人爱。
李序临出生之前,元初和叶今安就囤了不少棉布和棉花,趁着现在还有私人裁缝,他们找人给李序临做了不少衣服,可以让他一直穿到五六岁。
李序临出生后没多久,票证制度就开始了,这也是没办法的事,53年有一次粮食欠收,有一些商人囤积居奇,哄抬物价,没办法,政府只好开始定额供给,11月份,京城印了“面粉购买证”,后面陆续开始出现了油票、布票……
叶家因为叶慕之的预知梦,知道的比较多,每个人都做了准备。一些能长时间存放和使用的东西都买了不少。
知道元初被工厂派去上学,叶博涵和方秋其也为她高兴。
叶博涵说:“新制度确实是有优越性的,底层老百姓的生活比以前好多了。”
至于慕之梦境里的那些,算是变革的阵痛吧。
展不可能是绝对平顺、直线攀升的,总是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人类本身就是有多样性的,会有人钻空子,有人犯错误,有人投机取巧,有人被牺牲掉。
在历史的长河中,这种事情太多见了。变革越是剧烈,这种阵痛就会越严重。
社会整体上是向前展的。
至于那些被牺牲掉的个体,除了认倒霉,似乎也没什么别的办法。大部分人死了就死了,溅不起一点水花。但如果这个人特别厉害,做出了不可磨灭的功绩,那么,他就有可能被正名,在历史上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
叶博涵和方秋其自认还没那么大的本事,成不了青史留名的人,既然如此,就老老实实做个升斗小民吧,被历史裹挟着前行,努力保住自己和家人的性命,这就可以了。
所谓留得青山在,不愁没柴烧。按照慕之的梦境,等到他们的小阿临二十多岁的时候,局面就会好转了,阿临还是会有美好的未来的。他们闲着没事认真培养他,一定把他养成才。
他们看着李序临,满脸慈爱。
待在元初怀里的李序临打了个冷颤,伸手指了指外面,元初会意,带着他去老两口刚开垦出来准备春播的菜地里尿尿。
系统快要笑疯了,某种程度上,这也算是吓尿了。
sad4。。sad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