威风(第3页)
贺洪山脸上的笑倏地落下去,面色一沉。
。
最近吕都尉来军营的次数比以往要勤上不少,几乎每日都要巡视一遍军中情况。
江离落后两步,跟在他身后,一同站在隐蔽处,看向东南方向。
“杀!”
“杀——”
校场内喊声震天,蒋峰毅赤膊袒腹,与手下的将士一起在烈日下操练,棍棒砸在地上的闷响隔着几十丈传到围栏外,咚咚作响,声势不减。
吕都尉从早上到方才一直紧皱的眉头松下两分,看了一刻钟,意犹未尽地招呼江离:“走罢,去下一处。”
“是。”江离抬步跟上。
吕都尉背着手,边走边想,缓缓道:“你给我的草案,我已看过好几次。”他看向远处的二营,显然阵型要比方才的三营差得多,叹了口气,
“你总结得很好,如今戎州军中最大的问题就是士气不足、战力薄弱、也不够团结。军中原先汉藩混杂,原本就散乱,如今又进来不少外地募来的兵,更是一盘散沙。可在每个营中安排一个专门负责做思想工作的文官,这个想法出发点是很好,做起来却不太容易。最大的阻力,就是我手下的这些校尉。”
大夏的官职设置,其实大体上文武相当。但到了都尉以下,虽武职的校尉与文职的参军同级,但校尉始终都在军中,而参军则全年都在值房,二者泾渭分明、各在一处,基本没有任何交流。
这不仅导致了参军脱离实际、纸上谈兵,更促使营中将士几乎成了校尉们的私兵,只知长官,不知家国。
江离道:“文官并不只起掣肘之用。校尉负责军事训练,参军主管思想培养,至于营内诸事则可共商共议,相当于给校尉搭配了一位谋士,实际上是相辅相成。”
吕都尉摇摇头:“话虽如此,可这说到底还是在分他们的权。普通的谋士只是他们的手下,参军却是与他们同级。原先没有参军,他打一场胜仗就领一份功,现在有了参军,他要打两场胜仗才能领一份功,又有几个人会愿意呢?”
“赏罚同担。有了参军,赏赐被分走,责罚同样也被分走。戎州军共十个营,如今的境况下,吐蕃气盛,一些本就比较弱的营害怕一输再输,自然愿意寻求新出路。”
江离看了眼日头,放缓脚步,“而强营中,属下探过口风,三营的蒋校尉、五营的方校尉、八营的薛校尉都愿意接受。所以,您唯一需要忧心的,就只有几个以一营为首的强营的抵制。”
。
贺洪山听完姜鹤羽的来意,冷笑一声:“我不是把人给你们了吗?怎么,她们还不上吗?还不上就让她们做工还啊!多接点客,多要点赏钱,不就还上了?”
“她们确实还不上。”姜鹤羽道,“所以我想让贺校尉将她们的身契给我,往后让她们以工抵债。”
“哦,想买?可以啊。”贺洪山扬扬下巴,伸出两根指头,“二百两一个。”
二百两?黄遇山捏着包袱带的手紧了紧,他没那么多现银。
“校尉误会了。”姜鹤羽拱手,“我不是来找你买的,我是来找你要的。”
“要?”贺洪山一愣,像是听到了什么笑话,同左右的近卫对着姜鹤羽指指点点半天,陡然面生戾气,厉声道,“我还真是长见识了。你以为你是谁?讹到我贺洪山头上来了?你要我就给你?”
贺洪山虽陋习不少,却是实打实沙场杀出来的武将。手中有兵,说话有底气,他根本不惧姜鹤羽比他高的那一级半级。抿下一口酒,挥挥手,道:“小妮子,哪来儿的滚哪儿去!”
姜鹤羽垂头,瞥一眼脚边野草被日头晒出来的影子。
她似是被贺洪山的气势吓住了,声音弱下一些,面露悲戚:“贺校尉,你一点都不珍惜她们,上次险些将她们打死了。你将她们给我,她们的日子会好过些,不比你这龙潭虎穴好?”
贺洪山气笑了,酒壶一甩,“你倒是会充好人!老子营里的人,老子想打就打,想杀就杀,与你有甚关系?”
“贺校尉!她们可是官奴!杀官奴是犯法的!”姜鹤羽据理力争。
“法?进了老子营里,老子就是法!别说几个女奴,就是这些大头兵,老子让他们三更死,谁敢活到五更?!”
贺洪山话音刚落,外头突然传来一道声音——
“好啊!贺洪山!真是好大的威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