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3章(第3页)
朔方是久历战争之地,上次江骋打朔方时就用过断绝粮道的狠计,抗争意愿不高,刀架在脖子上有人拼命,刀没有架在脖子上,而且在苏赫阿那连下两城后都没有大肆屠杀,甚至连抢掠的事情都极少发生,多是一些小部族控制不住底下的青壮,战时军规森严,抓了几次典型后也不再发生,其他的城池听闻风声就很难再死守下去了。
传令兵在抵达范阳的同时,朔方郡城就被攻陷四门,苏赫阿那进城后的第一时间就打开了郡城内的粮仓,秋收不久,郡城的三个大粮仓还没有装满,各家族长都很高兴,苏赫阿那在清点过后,留下一半的粮食作为后续的军粮,因为缺少人手,也没有像林一打辽东时那样各家各户上缴多少粮税就还回去多少,一是扣留了太多,二是没有那个时间,但他仍然有办法。
苏赫骑兵和呼兰联盟的骑兵通常是合兵一处作为先锋营的,这次呼兰霍兰亲自带队,其实呼兰族老们很担心他不服苏赫阿那闹出什么乱子,但实际上行军一路以来,族老们发现担心得早了。
别说不服闹乱了,呼兰霍兰几乎像是儿子一样听话,除了不和苏赫阿那打照面,一切军令靠转达之外,他简直指哪打哪,不知情的还以为这位骁勇战将不是呼兰霍兰,而是苏赫铎呢。
族老们也是郁闷,霍兰啊……你这,还不如不服闹一闹呢,我们漂漂亮亮的呼兰小伙不能卑微成这样啊!
大军从朔方境内穿行而过,不同于后营押送辎重的传统行军方式,反倒是先锋军中押运大量粮食,每过一个村镇,就由骑兵下马搬货,点清人头给这些朔方的百姓派粮,大多时候都很顺利,朔方这边气候和中原有区别,马上冬天就要来了,能让自家多一个粮缸被填满,谁不愿意啊?最多是没那么感恩戴德,村里贤老还会骂一些贼兵收买人心之类的话,但该拿还得拿。
呼兰霍兰不光把派粮这事完成得很好,有时候还会亲自去搬粮袋,他力气大,一个人能顶三五个青壮骑兵用,在外人看来简直是忠诚得不能再忠诚了。
林一那边也很快收到了这边的消息,飞来看过情况之后也是果决,没时间和苏赫阿那过多感激温存之类,进屋抱了一下就走,她现在无比振奋!
说实在的,林一这几个月来的压力是有一些的,盟军三十万你不能真的当傻子糊弄,其实她大部分时间都是用来和盟军磨耗,西北趁势来攻也不是一步臭棋,要是盟军这边攻势凶,再加上西北精锐深入腹地捅刀子,刚刚建立起来的政权一夕之间分崩离析不是不可能,从她几个月以来最多是骚扰骚扰漂亮男娃就可以看得出来,她连性生活都没时间了,也是真的忘记了苏赫阿那,在她看来男人平平安安待在家里就是一种安慰了。
没想到,没想到她的大汗会这样倾力帮她,一个人的一生能掀起多大的浪潮?苏赫阿那用半世的威名,为她掀开西北这一片天!
林一立刻做出决策,打!把西北精锐拖死在河北,她这边要抢占飞狐陉,段粮道,守住这块关隘,以范阳为囚笼,锁死江骋这匹西北狼!
诶对了,江骋好像不是西北人啊。
蒜鸟,蒜鸟。
四日后朔方全境被下,林一抽空过来参加了一下雪域联盟这边的会议,最后确定下一步攻打五原和云中郡,这是当然的事,打仗这种事,大兵团作战不一定能赢,但在对方兵力不足的情况下,想输还是需要一些抽象的天赋。
好在苏赫阿那这边没人有,在建立多条稳定的补给线之后,下一步兵发五原郡。
林一这边并不轻松,杨裳那天撤军很及时,路上被阻击了两次都没有影响回程的节奏,不得已林一设伏了一回,压了三万的精锐甲兵,双方开战,鏖战两日,林一亲自上的战场,没有找到江骋,看到了战车上的杨裳,除了战车守备,又约莫有三千亲卫远弓近盾地把杨裳围成铁桶,林一勉强地杀到杨裳面前,准备一爪子给他开瓢,就在这时她仔细一把打掉这人的面甲,瞅了瞅“杨裳”的面容。
是的,林一和杨裳见过,也许杨裳自己不记得了,但在魏朝还维持着最后的太平表象的那年,他送过最后一个和亲公主来雪域,和亲对象是当初克烈部的王子巴特铁木尔,林一见过他。
这个铁桶里的居然不是杨裳本人,林一马上放弃掉,骑上马折回自家战阵。
杨裳和江骋都在不远处的战车附近观望,江骋脸上染血,伸手擦了一把,“有些危险了,不光被拖着离不开,而且她准备斩主将,让我们自溃。”
杨裳这辈子经历的战事不少,比江骋还要冷静许多,说道:“为今之计,弃卒保车,骁儿你带着少部分人先藏起来,明日再开战,我带着老兄弟们吸引她的注意力,骁儿人少,可以绕开飞狐陉,回西北去。”
江骋顿住,黑眸盯着杨裳,几乎有些不可置信。
半路父子,真要为他做到如此地步?
杨裳注意力却不在他身上,死盯着林一离开的方向,发狠道:“是我杨无衣庸碌,一意孤行带累我儿,这次回去,守住我雁门杨家!”
江骋沉默,没有应答,但握住了杨裳拍在他肩头的手。
第174章
西北这边最大的失误是全程以为林一在常山郡投入了大量的兵力,林一作为盟军的盟主,西北传令先过她这边的手,别说那些草莽首领了,战场隔绝的情况下,连世族将主没几个蠢货的,都是她说什么是什么。
除了脑子里住着一个汪洋大海的杨冰,谁会以为三十万盟军之主会是传闻中的妖女本人啊!盟主不还养着一群营妓的吗?背地里说小话的可不少,自家养一大群营妓,从来不分润下属,你一个不到二十的年轻人,睡得过来嘛?当然,如今常山郡基本已经在手,对盟军来说,能带着他们胜利的就是好盟主。
言归正传,这次三线作战是林一创业以来遇到的最大危机,隔壁江东王都傻了眼,答应和林一联盟不代表他是个老好人过来帮忙的,而是有事恁上,窝就在这块儿站着看情况,你要是输掉了我就吃你几块肉,你要是赢了我可以帮帮场子。这点林一心知肚明,把江东绑上战车无非是怕这边三面作战,陆行脑子一抽也跟着过来咬她后方。
总之在情报被盟主本人过两道手之后,西北以为盟军牵制了林一的主力军队,盟军以为林一把兵力投入了范阳战场,而林一这次的主力也确实是在范阳战场这边,她连巨鹿都没有留驻军,在自家的地盘上将杨裳和江骋父子团团围住,从杨裳的经验来看,包围他们的至少有十二万训练有素的甲兵。
以少胜多的战役不是没有,一旦数额差距过大就会触发青史留名成就,千年下来其实数目没多少,容易让人误会以少胜多很容易,但不是的。这种战役很难打得出来,而且大多情况是人口占多的一方比较抽象,什么战场带家属,什么暴雨连三月,什么陨石撞军队,什么八百破十万……
而作为宿将,杨裳很清楚,误判主力在常山的结果只有一个,他这辈子没投过降,也不准备对任何人弯膝盖,名比命重说的就是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