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9章(第3页)
崔音说道:“卢兄啊,我们还是来谈谈和那林女虚与委蛇之事吧,听闻她对世族子弟有些不同的偏好,东莱王氏便是献出了宗子才得以保全,另外琅琊王氏王宣,胶东苏氏苏起等,还听闻她初至胶东时曾于水畔捡到了胶东世族之子弟,迫人家成婚不成,便去灭门,相当狠戾的一个女人啊。”
这是把鸟大王收服下属当成猎艳传了,后头那个是糅合了南约和白小娘的事,当然现在很多人其实还没弄清楚林一和白小娘谁是谁,反正是她亲口说的就是了。崔音说这话当然不是为了举例说明林一有多狠戾,而是委婉提醒卢家主呢。
人家对世家子有偏好!我们范阳世家子里第一流不就是你卢氏吗?至于我崔家子弟……回去就盯着他们蓄胡须!到时候每人两撇鲶鱼须须,这能下得了嘴!
卢要脸色就有些难看了,毕竟大世族,送女孩是有一个婚盟做遮羞布的,实在攀不上的拿自家庶出或族中小支的女儿出来,再不济有养女,然后谦让谦让,这孩子出身低些,只能给您做个妾云云,太原李家就是这么干的。
可那林一,是个有丈夫的女人,有夫之妇在外征战,你去给她送男人,她也不给名分的,那这和做鸭、不是,和做面首有什么区别?
崔音假惺惺地再次提醒道:“她对出身应该挺有要求的,收的要么是宗子,要么是宗子的,辰儿那孩子也大了啊,我崔氏可以牺牲一下,和明娘的婚事可以先解除,专心应对林女为好。”
卢要脸黑了,“辰儿不可能去给人做面首……”
崔音惊奇道:“兄长说什么胡话?我说的是投入林女君帐下啊,您听成什么了?入幕吗?”
林一蹲屋顶听得正嘎嘎乐呢,忽然有崔家子弟匆匆进门,和众人见过礼,小步走到崔音边上说了些什么,崔音愣了愣,马上站起身道:“家中有喜,音先回了,殊儿归家了!”
他只来得及说这么一句就匆匆往外走,留下众人面面相觑。
啊?那个几年前就被魏帝贬到边关,然后失踪,疑似被雪域掳掠走了的崔氏前宗子崔殊,他回来了?太平时候没回来,现在天下战火,他反倒回来了?这是人回来了还是尸骨归乡啊?
当然是活生生的崔殊回来了!
崔氏老宅占地很广,宅邸四面各有大门,进入大宅之中和一个小城区别不大,一个主支的崔氏子弟成家后可以领到一个小宅院,前后屋六间,生几个孩子也住得开,往里走到老宅核心区域,才是真正的大门。崔殊进门后就很自然地在*主位下首的次席坐下,这是宗子的位置,一个大家族开会时,家主在上,其次不管什么人都要在宗子的次席后列坐,这就是家族对继承人的态度。
崔音并不是崔殊的父亲,而是堂伯父,但从小崔殊就跟着他长大,亲若父子一般,他一进门就顾不得礼仪,上去掐住崔殊的腰,上下左右查看,数年未见,还是一样风姿……风姿?
崔音一言难尽地看着崔殊的两撇鲶鱼须须,一个长相非常清俊的青年人,胡须长这个吊样:丿-乁。
崔殊还捋了一下,笑眯眯地道:“北上雪域之后,我就做了一个违背祖宗的决定……”
崔音一把抓住了崔殊的肩膀,对外吼:“来两个人,拿剃刀来!”
第141章
对于自己的胡子,崔殊可在意了,一手捂住一边,勉强挡住了剃刀,玩归玩,闹归闹,别拿胡子开玩笑。
片刻的玩闹之后,崔音在上首落座,然后先问道:“你如今在林女君帐下做事?”
这是压根不用推理分析就能明白的事,现在故燕之地一大半都落在林一的手里,虽然不禁止世族迁徙,但也不是外人能随意进出的,战后不久崔殊归家,这只能说明他已经有阵营了。
而且……崔音骂道:“我就说,打下范阳哪有那么容易,各地的布防被窥探得一清二楚,这不是出了内鬼还能是什么?”
崔殊摆摆手,“伯父莫夸我,离家几年我也只是试一试,谁能想到范阳一点都没变。”
言归正传,崔音心里定了定,对崔殊没有什么隐瞒地道:“你离开之后,族中另选了宗子,是安黎那孩子,去岁往勃海郡游学去了。天水贼起事时,阿语和阿元结伴游学,阿语去了雁门杨骁帐下,阿元那边没什么消息,如今时局纷乱……”
“阿元如今也在主君帐下,胶东那边,安黎要是还在勃海郡,那就和在家一个样。”崔殊笑眯眯地说道。
范阳被攻下之后,世族的消息来源断了不少,如今还能听见上谷代郡那边的消息,但胶东那里,消息就杂了不少,崔音愣了愣,辽东经营两年,能开战很正常,胶东那边地盘怕是还不稳固,也打到勃海郡了?
崔音没提这个,反而惊讶道:“阿元眼光高,杨骁也不曾留下他,如何肯在女子帐下效力?”
至于崔殊如何也肯,崔音还不了解自己带大的孩子?别说一位看起来势头不错的君上,就是叫他遇到天水贼,没被宰掉的话,崔殊也可能只是因为好玩,或者想看看贼寇能走到什么地步而去帮贼,这孩子其实不怎么能和人共情,很缺德的一个东西。
崔殊就道:“伯父啊,阿元何止愿意在女君帐下效力,他比我还肯卖力气,哦对,他改名字了,胶东那边坑杀大批世族的林蛋军师就是他,我可还没对世族子弟动过手。”
崔音很惊讶,当然他惊讶的不是崔元对世族动手,而是崔殊没动过手。
崔殊没在这个问题上深聊下去,捋了捋胡须,笑着说道:“这次我回来,不光为衣锦还乡,还为了弄些人手过去帮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