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章(第2页)
林一抱着他在床上打滚,然后很认真地指着自己头顶,声音也闷闷的,“我想过长好一身整齐的新羽,做个最威风漂亮的大鸟回来见你,可是它们长得太慢了,雏羽还在一直掉,我很怕雏羽掉光,然后新羽没长,这样就不能飞回来了。”
半秃毛鸡合拢翅膀,把苏赫阿那圈进怀抱里。
“所以我回家来了,这里是我的家,你不能因为我还在长羽毛就不让我回家。”
苏赫阿那哭笑不得,这是倒打一耙,他什么时候不让他的可敦回家?只是禁欲……他甚至还没组织好语言,林一就咔咔回到人身,一头扎进了他宽阔的胸怀里。
苏赫阿那的脸色顿时变得很……沉默,不多时,她似乎是蹭够了,然后响起熟悉的嘬嘬声。
原来这只小色鸟的家,指的是这个。
……
林一快乐回家的同时,远在辽东,韩小六和崔殊还没有叙完别离之情,崔殊看着韩小六,是真的莫名想哭,感慨地道:“自从离开韩将军,异人度日艰难,在这辽东偏远之地,能再见将军,实在是……呜!”
他真的憋出了一声哭腔。
韩小六也非常感动,哭诉着他老娘已经不再只爱他一个了,他每天看着各种候选爹来来往往,说真的,克托万骑长也就算了吧,至少年龄相差几岁而已,秃发千骑你来凑什么热闹!你不是才二十来岁的吗?
崔殊露出了一个感兴趣的表情,伸手做了个你说你说的手势。
韩小六就哭着把他娘在雪域的《窝一个淮阴大娘在雪域遇到了一二三四五六个男人,都非我不嫁》的故事,故事里除了有克托,还有一个长得像四十岁但其实二十来岁的雪域青壮千骑,据说故事始于他娘认错了秃发千骑的年纪,喊他大哥,请他来帮忙搬黑石。
然后这个小伙子就沦陷了,每天黑着个脸过来干活,直到被人拆穿他不是四十岁的大哥,是个二十岁的……嗯?对他娘来说可以当儿子的年纪。
崔殊煞有介事地对比了一下,“韩大娘还是选择秃发千骑比较合适,毕竟老骑兵和青壮不一样的,韩将军,你听过骑马磨裆吗?磨得多了那方面就不好了。”
韩小六震惊,然后也压低了嗓音,“不能吧,我听说叶利诃万骑那方面还不错的,洗雪澡的时候我看过他们……”
“骑兵家庭,孩子都不多,印证了这点。”崔殊分析道:“叶利诃很壮,才四十多岁,格桑大娘的体格很好,他们只有两个孩子,可见就算没有影响能力,也影响了生育。”
韩小六一拍脑袋,“那克托万骑不是正好,我娘这个年纪了,她刚好不用再生了啊!”
崔殊挑了挑眉毛,不愧是妇人独力养出的孩子,这年头可是很少有人想到大龄妇人生育艰难的,一个妇人从年少生到年老是很正常的事,他拍了拍韩小六的肩膀,盘算着把这个好男人贩给哪个堂妹比较好呢。
第129章
不叙闲事,就像先前在北都的习惯那样,崔殊给韩小六掰开揉碎了讲辽东的局势。
坦白来说,姜命干得很好,崔殊自己知道自己,他也许可以在某些方面比姜造化做得更好,但他没有那份把民生放在第一位,把什么事都做到谨慎细致的耐心。他坐在这儿只是因为林一手底下能用的人太少了,不得不把屠龙刀拿来切葱花。
姜命当然也不是用来切葱花的,他分管辽东属实是有一些屈才,别的不说,光是农耕这一块儿就做得极好,几乎完全过渡了林一带来的三样新种和老五谷,各县各村适合种什么就分配什么种子,甚至顺带手平衡了物价。
去岁闹得那么大的蝗灾,辽东同样被波及,只是相比起辽西的惨淡,辽东靠着埋在地下的土豆撑了过来,还支援了隔壁的辽西,两郡今年冬季都没有怎么饿死人。
“得必有失,姜兄出身辽西郡姜氏分支,辽西郡望姜氏,底下人心本就不大稳当,辽东辽西都是姜氏郡守,对辽西世族而言,天然不信任姜命,换上我来,也是一饮一啄。”
崔殊解释了一通,对韩小六来说耳朵一过罢了,他捧着一碗苞米粥稀溜溜地喝着,知道按照崔殊的习惯,很快就要到正题。
正题来了。
崔殊从桌柜里开锁,取出林一绘制的辽东周边图,真的只是周边,一侧是海,一侧是海对过的胶东半岛,然后是隔壁的辽西郡,精确到各县各村,崔殊指点道:“辽西重镇也,设有两名都尉,一在柳城,西部都尉驻防辽河中游渡口,一在交黎,东部都尉护卫北山区通道,大凌河谷与医巫闾山关隘,想要打辽西,避不开这两处都尉。”
韩小六点点头,他对地图很敏锐,辽西当初设置两处都尉的原因就是这个,倘若有敌自辽西来攻,就算辽西陷落,守住这两处要道,辽东一时无碍,但是当初设立这两处都尉府的人大概也没想过,会是辽东这边来打辽西。
崔殊却忽然话锋一转,“强攻虽可,但智取更佳,西部都尉陈律,我与他书信来往有一段时日了,如今天下变局,他认为跟着姜氏混没什么前程,承诺若我们来攻,他配合我们取下东部都尉军。”
韩小六疑惑道:“可是辽东这边,没什么能给他更进一步的官职吧?”
辽西都尉平换辽东都尉?听上去咋那么奇怪呢?而且他这趟来不就是来任辽东都尉的?这位置难不成还要竞争上岗?
崔殊摆摆手,“辽东给不了,主君能给,或者说未来的主君能给,小六你不懂,这就是世家的投资策略。往后我们再也不是打那些野人部落了,你要习惯,每次战事之后必然有人投诚,而有远见的世族会在战事之前就来投,这都是很正常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