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章(第2页)
出了房间,段凛便认出是城中一户世族的家宅,院子里到处都是草席,他从居延带来的守军兄弟有千把人在这儿充俘虏,周围也有简陋的土灶,大锅里咕嘟嘟熬着面汤,有不少人已经喝上了,也有人手里没有碗勺,在和别人共吃一碗。
“都尉!都尉醒了!”有个正在喝汤的亲卫马上就把碗放到其他人手里,起身兴奋地说。
院子里上千的居延守军都往前围,原先坐在草席上的也都站起来,段凛抬抬手,他脸色很苍白,神情倒没有昨夜那样的绝望,看了看众人,询问道:“此间是甘氏老宅?其他人呢?都……”
有个亲卫连忙说:“都在宁家、沐家、还有李家的宅子里呢!林女君打破了城中世家的宅邸,把世家粮仓都给开了,都尉你是不知,足足够咱们吃二年的!”
“就是就是,甘家主还在外头哭穷,粮仓打破了,就数他家存粮多,先前我们都要饿死了,没见他往外掏一粒米。”
“都尉,喝点面片汤吧,放了葱韭,喝着香呢!”
段凛还是发晕,眉心拧出一道竖纹,沉声说道:“掠人私产,和流民匪盗何异,罢了,你们喝吧,我喝不下。”
转身便要走,刚回头就听见墙头一声轻佻的口哨声。段凛抬起头,就看到林一蹲在墙头,只露出个脑袋和扒在墙头的双手,脑袋一歪,朝他咧开嘴,明明是一副优越的好相貌,却叫他想起军中最流里流气的老兵油子。
俘虏们都有些惊慌,林一摆摆手,“别慌别慌啊,吃你们的,喝你们的。俺就是觉着奇怪,段凛,你是世族子弟,你有地吗?有房子吗?”
段凛不知这敌将为何问这个,顿了顿,说道:“我吃用都在官舍,另有良田百亩,屋舍十几间,由族中代管。”
这已经算很穷很穷了,世族计算田产通常不是按亩计,而是“顷”,一顷就是百亩,魏朝大世族的最低标准就是族有百顷,低于这个范围就算下品世族了。若再低至三十顷以下,家有不足三千亩地,这叫寒门,许多拜了名师的寒门学子实际上还能拥有富贵的生活,寒门跟寒门的差距也是巨大。
段凛的穷把林一准备好的长篇大论的演讲都给噎了回去,她瞪着鸟瞳,略微心算了一下。不算佃户,一个独身自耕农想要养活自己,吃饱肚子,在高额的三三税之下活命,那么最少需要种二十亩田,一个普通农耕家庭通常也有个几十亩田,有富余的人手再出去做做短工,这样勉强维生。而段凛是怎么做到身为一郡之都尉,郡中最高职的武官的情况下,只有百亩地的呢?
要知道隔壁氐池那个太上县尉,在一个小县里干县尉干了十多年,他都敢贪污五顷地。
她不可置信地问:“就这?”
段凛没再回答这个问题,他有些想要避开这种像是村里男女相看的离奇对话,眉眼转低,轻声说道:“女君,觻得那边,伯父不会死守,段氏乃张掖之豪强,历来抚民安邦,世代守土……”
林一这下精神起来了,“张掖被魏朝打下来也就二百年吧,咋你们世代了?”
段凛有些奇怪地看了她一眼,声音很低,似乎有些担心林一恼羞成怒,“段氏之初,为白蛮族,世居雍西,世为右贤王之佐臣。雍西落入魏郡后,段氏自武威迁居张掖,边郡之世族谱系,我段氏可排前三之列。”
也就是说,雪域的三王制有多久,段家大致就有多久了,人家比土著还土著呢,可能从石器时代就住这儿了。
没看过世族谱系,这玩意儿林一倒是有,但是这个姓那个氏的看得鸟头大,啥也没记住。林一反正感觉和段凛聊得挺艰难的,这应该不是她的问题,而是段凛的,都是世家子,咋她的卧龙凤雏就挺好交流的呢?
林一愤怒地吹了声流氓哨就走了。
九月初二,料理了几日屋兰城中事,林一飞去通知呼兰霍兰,两军双线并下,出发前往觻得城,此时张掖全境仅有郡治觻得、昭武县城,以及偏远的居延一带还没有拿下。鉴于张掖都尉和四千守军已经在手,林一就像放弃武威郡的武威县一样,同样放弃了居延,等拿下其余两郡后,即可不战而屈人之兵。
不是说居延不重要,相反,这是雍西四郡的重要关隘,主要起到的作用是……防雪域人┓(′-‘)┏。
林一预备回程的时候打穿这里来着。
与此同时,一场规模极大足可以写入史册的大型战役、额,不在张掖郡打响。是天水郡那边的朱大方以人数优势打破安定郡后,野心空前膨胀,叫上军师老三和弟弟朱二脑袋,决定过洛水经西河攻打太原,占领整个富庶的关中平原。
只说地名,好像很难形容他的路线决策,此时流民军中人数已经超过十万,这种规模的裹挟总会卷进一些世族寒门的游学子弟,总有人为了活命来给他出主意,但朱大方压根听不得什么世族计策。他对几个寒门子弟倒是还好,因为他光听说寒门怎么怎么低贱,压根不知道人家家里也有几顷地的。
大部分寒门子弟读的是儒学,这东西是真好学,笨的学皮,灵的学骨,就是没学过打仗,从地图上看位置绝佳,就也跟着朱大方一拍脑袋,定策占领关中。
可是吧,攻打太原是很寸的,不说本身关中平原的兵力,只说位置好了,这里再北上一点点就到雁门,而雁门住了个杀神。
上个月,西河郡流民作乱,起义军头七个,号称七大王,啸聚起六万流民分扑邻郡,踏入了雁门地盘。杀神江骋率三千骑兵大肆屠戮西河七大王的六万流民军,一路追击至太原,无论流民军中老弱妇孺还是青壮,追上便杀,几乎将其全歼。
最后剩下三个流民军头带着五六千人占了一座县城关门死守,江骋则成了太原郡守的座上宾,每每邀他赴宴,都在劝他多留些时日。如今各地流民纷乱,有江骋在,是真的很安心啊!
太原与雁门算是相邻,而且富庶远胜雁门,同样兵强马壮,但有一项最大的缺憾:郡中无良将。
毕竟昔日王朝太平,有本事的将领要么镇守险要之地,要么在沿边一带做都尉,太原可不沿边啊,前头有个雁门挡着呢。太原本身的地理位置好,地方富庶,那和将领没啥关系,是世族争夺之地。现在世族的那些勾心斗角打不退流民,太原郡守李云态度非常诚恳,多次和江骋彻夜谈心,才把这位将门虎子留了再留。
面对太原郡守李云,江骋像是个初出茅庐的年轻将领,稍显青涩腼腆,仿佛不知如何拒绝,几次辞别未果只好留下,两人便以叔侄相称。几番过后,李云动了心思,这日,他从族中挑了一个女孩儿,又请江骋赴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