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9章(第1页)
虽然叶宁也不知道这些东西是不是本来就该有的,总之这些家具加起来也就五万多块钱,就这还是因为她两套沙发买得比较贵的原因。
家具这一行就是这样的,便宜点的一万来块钱就能买齐一套三室两厅的屋子所需要的家具,要买好的,那些红木、真皮、国际大品牌的,花上几百上千万也是可能的。
叶宁手头本来就拮据,加上也不在市里的常住,所以选的家具都是一般的。
不过现代的欧式家具样式就没有特别难看了,她按照自己的眼光仔细挑选过,倒也没踩雷,至少马玉书看了就挺喜欢的。
见顾骁一脸为难,叶宁只用了零秒就猜到了他想要说的话,当即一摆手抢白道:“客气的话就先别说了,家具不急着弄到市里去,运下去后先放在你家院子里,你先帮我把服装厂的机器装车运过去,这边你找几个人帮忙,我等会下山后要去镇上一趟,找人把电线牵到厂子里。”
顾骁听了叶宁这话也顾不上纠结家具的事情了:“厂子那边的电线吗?我已经去镇上找人弄好了。”
“真的?”这下叶宁是真的有些惊喜了:“你什么时候找人弄的?”
顾骁挠了挠头:“就是之前你不是说要去买机器吗,我想着等你回来的时候机器也该回来就,就先去电力局把电线弄好了,娄镇长帮忙打的条子几天就弄好了,不止是厂子,食堂,职工宿舍也都一并弄好了。”
又一件事情被顾骁提前解决,叶宁高兴地拍了拍他的隔壁,发自内心地赞叹道:“你也太可靠了吧!行,那你先把机器和布料之类的运下去,我去找人写招工启事!等工人一到位,我这服装厂就能开工了!”
叶宁在网上买了几百款衣裳的模板纸样,回头用纸板拆出来就能用,按理说一个服装厂应该有专业的设计师和打版师的。
这不是叶宁在这边没什么人脉吗,只能先依样画葫芦做着,回头再慢慢找专业的人才了。
顾骁自然是叶宁说什么都说好,两人配合着先装了满满一车的家具,然后就下了山。
到村里后顾骁停稳车后就去周新文家里找人帮着搬家具和机器。
叶宁下车后也没急着去镇上,按照现代一个小型服装厂的配置,服装厂想要动工,哪怕不安排夜班,那至少也得招六十几号人,本着肥水不流外人田的原则,她准备先在村里看看有没有合适的人选。
第150章“周二哥,我想聘请你……
叶宁在牛草湾三大队随口和村里的婶子说了一下招工的事情,之后的事情就不用她自己吆喝了,半个小时不到,村里人就得到了消息。
有这份心思的大姑娘和小媳妇,立刻就放下了手里的活计往顾家来了。
对于叶宁这位归国华侨,村里大部分人都和她只有点头之交,这会儿过来了也是你推我、我搡你的,最后一群人中胆子最大的周巧珍先开口问:“叶小姐,听村里的婶子说你要招工人了?”
叶宁放出风声的时候就知道有人会来问,熟门熟路地从顾家搬了桌子和凳子出来,拿着本子和笔回道:“对,厂子里要用的机器我已经买好了,现在招缝纫工、熨烫工、裁剪工,食堂那边也缺人,我这里要求年龄在十六到四十,你们只要满足这个条件,就都能到我这里来登记。”
村里人做梦都想当工人,要说意向,那肯定是都有的,只不过大家还有问题没有问完,最后还是周巧珍再次开口问道:“那你这里的待遇……”
在大家来之前,叶宁已经按照时下的行情草拟好待遇了:“缝纫工、杂工月薪四十,剪裁、整烫工五十,包中午一顿饭,我现在想的是早晚食堂也供饭,不过要收费,但肯定要比饭店卖得便宜,住也有职工宿舍。”
平心而论,这个工资待遇已经很不错了,毕竟镇上的纺织厂的正式工一个月才三十五块钱,之前大家想着市里好几家厂子都给工人涨了工资,他们的工资今年说不定也能涨一涨。
然而崔维诚开在市里的纺织厂对乐阳镇的纺织厂影响太大了,他们今年订单少了好几成,眼下别说涨工资了,就连工人们原有的工资水平,都快维持不住。
叶宁这里包住和中午一顿饭,这个条件一出,村里人根本就没办法拒绝。
一时间只要是年龄合适的,都挤上来登记,叶宁也不能只在牛草湾三大队找人,所以她还不忘提前提醒:“现在只是登记,不是说登记了就能当工人,回头还得去厂子里考试的,要能学会使用电动缝纫机,并且手脚利落的人才能在厂子里干活的。”
这个规定大家倒是都能理解,周大海和媳妇李翠莲因为丈夫在叶宁的养殖场上班的关系,也和她说过几句话,当即接过话茬道:“这是自然,以前镇上厂子里招工,那也是要考试的,几十个人抢一个名额,叶小姐你这次招的人多,我们考上的几率还是挺大的吧,就是不知道我们这种妇道人家,能不能学会你说的那个铁疙瘩机器。”
牛草湾三大队条件不好,连缝纫机都没有一台,整个村长,能使得来缝纫机的人一只手都能数得过来,更别说叶宁这机器还是电动的了。
这话戳中了在场所有人的内心,见大家心里都没底,叶宁当即安慰道:”不会没关系,我找师傅学了,回头我教大家,机会都是一样的,你们又不比人笨,怎么可能学不会。”
叶宁之前也没开过服装厂,各种事情都只能从网上找资料,现在她还不知道大家的效率,也没敢启用现代大部分服装厂的计件制,不过以后说不定也能考虑。
村里年龄合适女性还真不少,最后满足要求的人都想试一试,最后只牛草湾三大队登记过的人就有四十六位,也不知道回头真的上手学过后,这些人里面有多少能过关。
电动缝纫机对乐阳镇的人来说都是新东西,机器运到厂里后,叶宁还得找电工铺设线路,一两天内是没办法让大家考核了,只告诉大家一个星期后统一到厂里学习。
满满一山头的机器,顾骁和顾家人一直忙活到傍晚,才总算是把大部分的机器都给运到了镇上的厂子里。